早就想看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了。仅巴黎、 午夜、伍迪这几个字就让人遐想连翩。
终于抽出空来,坐在了观众寥寥无几的电影影院里。
开篇,伍迪用他不慌不忙的惯技,把巴黎在晨光暮色下或细雨霏霏中的街头小巷、公园铁塔徐徐地展现出来。当然少不了那条风情万种的塞纳河以及和她相伴的石板路。
不错,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
故事很简单: 怀着作家梦的美国人盖尔与未婚妻伊奈兹随老丈人一家来到巴黎为婚礼做准备,却发现自己身陷一种迷茫的境地。 一方面是现代生活的流光溢彩。 他们购物、聚会、游览、高谈阔论,生活充满了乐趣和刺激。另一方面,他又感受到了这种现代物质生活后面精神上的空虚。
在几次和老丈人一家无法取得共鸣之后,他真的迷失在巴黎街头,糊里糊涂地闯进了巴黎午夜后另一种扑朔迷离的生活圈子。 在那里,他遇见了音乐家、作家、艺术家,甚至还有海明威、达利,毕加索的身影。尤其是邂逅了曾是毕加索的巴黎情人、美丽的阿德瑞娜之后,他们演绎了一段暧昧又富有激情的故事。
这意外的邂逅以及巴黎富有文化气息的生活情调改变了盖尔对巴黎乃至生活的认识,最后终于鼓足勇气对现实说不,留在了巴黎。
这种故事套路并不新鲜。 但伍迪用它老道的电影语言叙述出来却是如此地动人。整部电影基调轻松而温馨,摄影透明而甜蜜,音乐既有巴黎古典音乐的优雅流畅,又有北美爵士蓝调的起伏忧伤。在悠扬的小号与轻柔的吉它声中漫漫地游走,你,心弦不动也难。
一如既往,看伍迪的电影一定要有耐心。伍迪电影的前半部像是滤镜,把你从尘世的纷杂中过滤出来,慢慢地和拍、进入电影刻意营造的意境而取得共鸣。当然如果你对这种滤镜过敏,就只好去逗逗睡虫了。
欧文演的盖尔,有些木纳,有些调皮;有些随意,有些真诚。看到他的笨拙,我常常要会心一笑。而玛莉安扮演的阿德瑞娜, 则是美丽和浪漫的化身。 你看,她那双美丽灵动的大眼,那圆润性感的嘴唇, 她那无可挑剔的美的背后,透露出一中令人心醉的韵味。 那种韵味,你说不出来在那里看到过,或着根本在现实中不存在,只存于我们的想像中。
伍迪知道现实的我们总有一种不现实的期盼,于是在电影中对她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无情地挑拨我们心中的那只蠢蠢欲动,又无可奈何的小兔,在一种快意的幻觉中沉湎。
其实最打动我的是巴黎的雨,那种不期而至,但又浑然天成的霏霏细雨。
第一次,当盖尔和老丈人一家人从商店出来,正遇小雨。 盖尔欣喜的说道,哈,雨! 雨中走走吧! 然而他却被一家人不由分说地塞进了豪华的车内。 从车门关闭前一刹那他望天的眼神里,我会意地看出他的失望。
后来在巴黎街头被一曲幽幽的音乐吸引,盖尔把自己种在了一家小店门前的老式留声机旁。小店的女孩一声轻轻的召唤:
你也喜欢? 是。 两眼相遇, 那心也就通了。
几天后的傍晚,留在巴黎的盖尔徘徊在塞纳河边,不期然又遇到了那店里的女孩。
喲,我正想到你呢!店里刚刚又进了你喜欢的唱片,女孩轻轻的说。 哦, 是吗?! 他惊喜,带着浓浓柔情的惊喜。 两眼对处,流出的是一种炙热。
正在这时,巴黎的天空飘起了小雨,两人不约而同的抬起头来: 我喜欢在雨中。 我也是。 于是两个孤独的身影相伴着溶进了巴黎的雨中,倘洋在塞纳河边雨珠沥沥的石板路上。
此时,一种浪漫的情调的从银幕中弥漫开来,排山倒海,你挡都挡不住。像是美酒在心中酿造,淡淡的甜,微微地醉。
电影结束好久了,大家都没动:要么是深深地沉浸在浪漫的回味和享受之中,要么就是昏昏然睡过去了。
从影院出来向天空望去,暮霭中泛着红光,有几朵染红的白云飘过。
我盼望此时要是有几滴雨珠,不,无数细细的雨丝飘落, 那真的就完美了今天的雨中《午夜巴黎》之旅。
(写于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