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赏月赏生活,学诗学词学文章。且为君狂,且为才倾。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风雅颂。
《蝉 》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曹丕)所以清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古代以“蝉”为题创作的诗人很多,尤其唐代,很多诗人更以“蝉”自喻,借其寄托身世,抒发感情。在众多的“咏蝉”作品中,以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咏蝉》,李商隐的《蝉》最为著名,被称为“咏蝉”诗三绝。
长大以后饱读诗书我才知道,蝉在乡下作为呱噪客是多么深的误解。它陪着我度完了整个童年,让每一个夏天都非同寻常。现在一想到捕蝉、吃蝉,心头仍有隐隐的痛。我们年轻时犯下的错误,使我们失去了一位真正的朋友。
我迫不及待地要为蝉证明些什么。骆宾王在《咏蝉》中写道: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李商隐在诗中更有了惺惺相惜之意: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古人评价是多么恰如其分: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由于作者地位、遭遇、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蝉又一次为各位诗家代言。
蝉是夏天的一部分。 可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蝉的一生,比我们想象的要传奇。 我们看到的蝉在树上,听到它的鸣叫,又有多少人能听懂它的声音呢。蝉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地下度过的。几年的隐忍,露头也就五周的时间,99%的时间在黑暗中度过。从天上到地下,再从地下到天上。可谓传奇的一生了。
法国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里记载了蝉的生命历程,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惊心动魄:
“蝉的卵产在树上,到第二年春夏,蝉卵才孵化出幼虫来。刚孵出的幼虫顺着树干爬到地上或掉落地面,然后找松土钻入地下,幼虫在地下靠刺吸式口器吸取树根的汁液。幼虫长大后爬出地面,脱去外壳,等翅膀变硬,雄蝉就在树枝上高唱:“知了”,与雌蝉交配。蝉交配产卵后不久就死去。 ”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蝉给我们有哪些启示?
生在半空中,不骄不躁。 蝉的幼虫出生时,在树上,非常小。这是半空中的感觉,其实竞争非常激烈,几千个兄弟姐妹,能活下来几个呢,在非常幼小的时候,连蚂蚁也斗不过吧。但是,靠着生命的本能,它们顽强地生存,勇敢地跨过成长中的一道道险关。
地下隐忍,隐藏大智慧。 生在地下的物种有很多,比如蚯蚓。他们离开泥土的以后就无法存活。蝉的命运略有不同。在泥土里的时候,它们找到树根,利用自己天生的刺吸设备,吸食树根里的汁液存活,慢慢的长大。在那长达几年里,没有娱乐,没有别的活动,他们在想什么,是什么支撑它们活下去,是什么信念,是终会破土而出的理想吗?
破土而出,充满期待。 他们终于在雨天或者雨天后,把泥土扒开,慢慢的爬出来。这个未知的世界,想了好多年,不知道到底有多么精彩。但是,它们来了 ,并且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哪怕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
破壳而出,迎接新生。 慢慢的把壳子裂开,从里面钻出来,浑身的泥土都留下了。变得干干净净。这一刻,对世界充满了期待。 翅膀变硬,可以飞,可以吼一嗓子了。 飞行也需要练习。这时候已经记不清爹妈了,自己练习,自己飞。 蝉在树上的吼,是在地下隐忍几年的爆发,歌唱自己的理想。毕竟在天空的日子只有短短五周。可是,有什么关系,谁说弱者不可以书写传奇?在地下的日子那么那么漫长那么难熬,不也挺过来了吗?生命不去争取和奋斗,又怎么知道有多大的可能?
赏析/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