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运,让每个在外漂泊的游子痛苦不堪,堪称人类史上的大迁移。在实验室里吐槽没有买到回家的票。
广州本地的同事说“不明白你们为什么那么远地跑来广州,为什么不在家那边的城市找工作?”这话没法接,为了什么,在大城市漂泊?
看过太多的职场剧,身处校园的时候,总幻想这自己坐在高大尚的办公楼里,出入公司,需要出示刷工作卡,能和很多商业精英开会。
周末去外边玩,朋友圈的定位是某个互联网巨头的总部。在某条繁华的商业街,在星巴克喝着咖啡,看着周围的繁华,很高兴自己在这座城市里打拼。
可事实上是这样的,每个月拿着足够温饱的工资,每次家里人打电话,总唠叨着去那么远的地方,还不如老老实实回来考个公务员。
面对家人说的谁家的孩子现在月薪已经上万了,你还拿着几千的工资,书读得比别人多,也是没用的。在他们眼里,除了领公粮,老师和医生,做其他行业都是不好的职业。别人问起来,总难以启齿。
在与房东撕逼,被欺压,不想退租金的时候,你不曾绝望过,安慰自己社会经验不足,态度不够强硬,性格懦弱,所以才那么容易被欺负。
在工作忙得天天加班的时候,你甚至怀疑人生,觉得自己做不好任何一件事情,辞职信躺在邮箱里,每次点开,愣着发呆,想点击发送却又不得不逼自己冷静点。
在和异地的男票吵架,气得想摔手机的时候,也想算了,放弃吧,也许两个人在一起,就不会有那么多力不从心的争吵。也不会在我最需要的时候,他的电话永远打不通。可是,吃了那么多苦头,受了多少委屈,如今丢盔弃甲,那是何等不服气?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老师,在体制里工作,每一份光鲜的工作,总有令人想不到的辛酸。
为了什么,在大城市里漂泊?
闺蜜是在武汉上的大学,习惯了一个大城市的快节奏和文化。她说回到那个小县城,能做什么?每天看似安逸的上下班,慢慢消磨自己的理想,过了几年,找个凑合的人结婚生子?这样的事,我做不来。
每个人的选择不同,并没有对错。当个好姑娘,下班回家可以陪伴父母,那是一种选择,当个“坏”姑娘,仗剑走四方,谁又说这一定是错的?
当初自己选择在广深找工作,一个原因是自己在小城市里读的大学,安逸,慢节奏的生活让自己很舒服,可是看到朋友圈里,那么多诗和远方,自己也向往。希望在外边浪几年,感受一下一个大城市的工作生活氛围是怎样的。
当年家里人说我的性格适合去学医,阴差阳错的在医学院里学了生物技术,我不想这么没有主见,我要跟着自己的想法走。
走不一样的路,看不同的风景,看一个城市的繁华。每次加班回来,周围华灯初现,地铁里有很多和我一样刚加班回来的年轻人,疲惫的面庞,有的在看书,有的在背英语。
让我无不感慨原来我们都一样,在大大的城市里,平凡的自己在默默努力着,就算终究只能是一个普通人,内心却是丰盈的。
这座城市的风很大,很容易吹碎自己的玻璃心,同样这座城市很包容,宽容着每个怀揣着梦想的平凡的年轻人。
为了什么,在大城市里漂泊?
有人说如果回到家乡,依然有很好的发展机会,有好的教育资源,谁会真的喜欢背井离乡?
有人说向往诗和远方,大海未曾波涛汹涌,就平静退潮,就会失掉本来的美感,人生亦然。
有人说见过无数的繁华,归来之时,就算也只是普通人,那也是一个历尽风雨沧桑,仍能做个平静的平凡人,在后来,不会因为生活偶尔的打击,就会愤然。
有人说从自己选择一个专业的时候,就已注定背井离乡的开始。并非自愿,而是那个行业在这座城市,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当然,在大城市漂泊,是因为有机会挣到更多的钱,有很多很多的钱,才能应对生活突如其来的猛烈暴击,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