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不上满不满意吧,意料之中,情理之中。
电视剧终究是和现实不一样的,在某种程度上电视剧必须承担着宣传真善美的作用。
前情剧情的起因在后续剧情里一定要有一个对应的结果,在影视作品的结局里,一切故事人物必须要有一个最妥帖的安排。
在《新闻女王》的大结局里,十年前文慧心拍摄贼王案的真相被大众所知,由于舆论压力和多年积压的内疚感,文慧心选择了主动离职,宣布从此退出新闻界。
张家妍成功实现上位,电视部张家妍、梁景仁、飞爷三足鼎立。离职后的文慧心与梁景仁也达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和解。
最后一条新闻是发生在徐晓薇工作所在儿童院舍的,一个中年男子持刀绑架了职工和小朋友。
文慧心是中年男人指定的谈话对象。
张家妍提供了以前录制的有关中年男人和女儿的访谈视频,刘艳完成了公共平台转播。
在此过程中,已经入职政府机关的许诗晴提供了政府支持。
在最后关头,徐晓薇找到关键物品制止了中年男人的行凶,救下了文慧心。
一场绑架案,通过种种剧情设计的巧合,将所有人再一次牵扯到了一起,她们一起通过新闻的力量阻止了一场惨案的发生。
她们所有人共饮一瓶矿泉水,既有大灾过后的心有余悸,也有庆幸和释然。烟火过后,走下名利争斗场,她们选择了和解……
在最后的视频片头介绍中,玩了一个鲁迅根本没有说过的梗……飞爷也辞职了,空余出来了总监的位置。然后,我们迎来了黄宗泽。
这无疑是在为下一部的剧情埋伏笔了,敬请期待吧……
总结剧情评价:现实生活中这种真正的和解是不太现实的。利益相关的同事想要成为朋友很难,更不用说这种在为人处世态度上就有巨大分歧的同事了……
我们常常说工作和生活要分开来,但实际上工作和生活本就是密不可分的。工作作风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性格特点,工作不合的人大概率就是注定分道扬镳的人,结局安排的剧情,我们应该理解成释然,和解太过牵强,朋友更是谈不上……(可能是我的狭隘,还没有那么成熟……)
论剧情人物,槽点最大的莫过于刘艳和张家妍了,因为她们的行为逻辑不自洽,给观众一种双标的感觉。但人性本就矛盾复杂,也可以理所当然地去理解。
后期张家妍的转变太快太彻底,跳跃太大,难免给人一种荒谬的感觉。在最后给刘艳视频的这一剧情,又让人觉得张家妍内心仍有新闻理想的挣扎,使人物形象更真实立体了一点。
整体来看,这就是一部职场爽剧,与宅斗、宫斗没有什么太大区别。真实的职场不全是如此,也不尽是如此。所谓展露无疑的残酷职场是本剧最大的噱头,但不得不承认,这也是最大的看点。
从这部剧开播以来,鼓吹港剧的声音此起彼伏,相应的也有不少拉踩大陆剧的声音。发出这些声音的人,排除营销号以外的部分,大概是有五六年没看港剧和大陆剧的对比了吧……香港的电影市场和影视剧都已经肉眼可见地萎缩了,演员来回就那几个人,剧集质量更是一言难尽。
诚然,大陆剧质量一言难尽的也有很多,但盘子大,装得多,好剧自然也有不少。拿劣等马对优等马,自然无法比较了。
另外,《新闻女王》也不是那么优秀,可以参考一篇豆瓣文章,有人细心整理了大量剧情雷同的复刻片段。15000字超长文分析,《新闻女王》为什么是虚假的好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