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本:一行禅师,正念的奇迹,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
目的:正念是什么?如何练习和培养?
阅读感想:
刚开始听书时就立即被“行住坐卧都是禅”的标题名所吸引。后来知道是《正念的奇迹》,在反反复复听了好多遍音频后感觉还不过瘾,又买来电子书,差不多一口气读完。
保持正念,也就是时时保持对当下的觉醒,将自己的心安住在当下。对此深度认同的一大原因在于可以让自己随时对自己当下所做的事保持专注。而当我们有某种情绪的时候,我们也能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去观照这个访客,明白我们就是那个情绪本身,能做到不被情绪所控制。
也正是因为有了对正念的觉知,才让我慢慢从种种不安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当当下出现能激起我情绪反应的实相时,我知道“此刻正是修炼时”,也才明白修行并非是在日常的禅坐中,而是随时都保持正念,活在当下。
希望自己在时时保持正念的同时,永远记住这三个经典问题的答案:最重要的时刻只有当下,最重要的人永远是那个当下与你在一起的人,最重要的事是让身旁的人快乐。幸运的是,最后一点我在一个月前突然领悟到了。以前总会用挑剔的眼光看待自己以及家里人,理由是希望能做得更好。如此一来,就总少不了大小战争,不仅自己不快乐,家里人也跟着遭殃。或许是因为几月来的修炼起了作用,也或许是自己想要有所改变了,突然变得想要多些和谐的音符,因为心态的变化,一切也就变得大为不同起来。喜欢眼下的这种状态,即使什么都没改变,但只要能保持正念,一切安好!
阅读笔记:
如果我们不懂得洗碗,很可能我们也不懂得喝茶;喝茶时,我们会只想着其他事,几乎觉察不到自己手中的这杯茶。就这样,我们被未来吸走了,无法实实在在地活着,甚至连一分钟都做不到。
洗碗时,人们就应该只是洗碗,也就是说,洗碗时,应该对“正在洗碗”这个事实保持全然的觉知。
行走时,修行者应当觉知到他正在行走;坐下时,修行者应当觉知到他正在坐下;躺下时,修行者应当觉知他正在躺下,无论身体是何种姿势,修者都应当对此有所觉知。如此修习,修行者才能观照内身,直入正念,安住其中。
如果想真正保持清楚的觉知,从现在开始,我将用“正念”这个词来指称“对当下的实相保有觉知”,就要即刻在日常生活中开始修习,而不只是在禅修时。
奇迹就是在大地上行走,专注工作,保持警觉和清醒,准备好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状况,随机应变。这就是正念。
人们在协商、解决和处理各种状况时,若要获得圆满的结果,平静的心和自我控制力必不可少。任何人都明白,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控制自我,反而让焦躁和嗔怒干扰了我们,那么我们的工作不再有任何价值。
呼吸是连接生命与意识的桥梁,让你的身心合一。不论何时,心念一旦游离不定,都可以用呼吸作工作,重新看好你的心。
觉知自己呼吸的方法:
入息,你知道你在入息;出息,你知道你在出息。入息长时,你知道:“我入息长”。出息长时,你知道:“我出息长”。入息短时,你知道:“我入息短”,出息短时,你知道“我出息短”。
当一个普通人有觉知地呼吸时,他就已经开悟了。为了维持长时间的正念,我们必须不间断地观照自己的呼吸。
实际上,当我们愤怒时,我们自己就是愤怒本身;当我们快乐时,我们自己就是快乐本身,产生某些念头时,我们本身就是那些念头,我们既是守卫,也是访客。我们既是自己的心,也是心的观察者。所以,重要的不是驱赶或执著于任何念头,重要的是觉知这个念头。
缘起观、无常观与慈悲观。
缘起观:主体与认知客体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当修行者禅观内心,由此便能洞察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当我们修习观照呼吸时,能认知呼吸的是心,当修习观照已身时,能认知身体的也是心,当修习观照外身时,能认知这些事物的还是心。因此,观照所有物体的相互依存性(缘起观),就是观心。
心的所有对象就是心本身,心的对象为“法”。归为五个范畴:色、受、想、行、识。通称“五蕴”
一个人家里如果有一个人修习正念,全家都会变得正念分明些,因为有了这个活在正念中的家庭成员,全家人都会被提醒活在正念中。
每件事情的最佳时机为何?与你共事最重要的人是谁?不论何时都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最重要的时刻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现在。现在是我们唯一能主导的时间。最重要的人永远就是那个当下和你在一起、在你面前的人,因为谁也不知道将来你是否还会与他人共处。最重要的事,就是让你身旁的人快乐,因为这就是人生所追求的。
——————————————————————
我在参加文魁大脑读书会2016年阅读年挑战计划,本年度我要阅读书籍52-100本,请大家监督。每周没有完成的,发微信红包150元,一年没有达标52本的,再发微信红包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