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学校的活动也一直马不停蹄地推进着。
上个月底语文素养月一结束,青年教师赛课活动就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原定三十五岁的年龄界限因为校区年青教师少提高到四十岁为限,语文组活动排在周二,一天赛三人,连赛四周。人也被拖疲了。中途赶上接待校长跟岗培训,学校又组织了两节优质展示课。本来嘛,像我这样“不思进取”的“懒人”如果不是被要求全程陪听的话,很多时候我宁愿选择留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耕耘。毕竟人的精力有限,我只想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好。
一个月把一个学期该听的课时全听完了。完成了学期末的一项待查任务。也好!
两堂展示课东西校各出一节,东校低段,西校高段。课后请来了区里的两位小语专家点评,两位教语文出身的校长李俊、刘学金。两位校长也没说多少客套话,倒是给了一些“拍”脑袋的“砖”家建议,值得我思考:1、教学回归到语文上来,听说读写,低段抓住读与写,两者一半一半时间。咳~~这是以前教研员赵志祥老师一再强调的,他甚至说过,“一堂课你没有安排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写字,别请我听评课。”读要读出味儿来;2、语文教学设计中关注学情,不要人为拔高,设计过多的内容,要是简单一点。啊哈哈^_^他不知道我们是“名校”呀,学生配合水平很高的,课堂兴奋的阈限值也很高的哦……
回归到自己的课堂上来,注重学情,把我想教什么给他们改为按他们的知识起点给他们一点儿能理解的新知。剔除一些繁复的内容,让课堂简单一些,基础训练扎实一些。
犹记得刚从中学下到小学来教低段时的窘境,感觉自己的中国话学生听不懂,因为太深奥,不是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和语义,渐渐地我调整自己,用他们能懂的话来解释和要求,“说”变得越来越简明,越来越“没深度”,女儿直言妈妈幼稚,孩子气。以前恨不得把自己所知一股脑地全部讲明白,教给学生,现在渐渐明白,每个年龄段有他该明白的那个知识的一个点,不必求全,与其囫囵吞枣,茹毛饮血地生硬吞下去,不如一小口慢慢吃慢慢咽慢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