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会有这样的经历,心血来潮的读了一本好书、学了几天英语,最后却总会找到“最近太忙”、“没有时间”等种种理由而心安理得的放弃。
其实,这并不是我们不能坚持,是因为找不到它对现有状况有何帮助。
你可以试着看看你的书架,上面被翻的最烂的那本书,一定是一本工具书、实用书,因为它上面有相关的标准、方法、手段能让我们解决及时性事件。
也正是如此心态,让我们总会纠结于“现在的忙碌”与“后悔当初”之中。
而互联网运营也是如此,因为它工作的繁杂、流程模糊、无明确定义,让大部分运营人找不到明确的目标。只能不断的忙碌于当下的工作中。
其实我们需要认真放下手头的工作,思考和整合一下对运营的认知。
运营等级的粗略划分
在我的理解里,工作繁杂的运营也逃不过一个目的——吸引用户,然后留住用户。就是把产品给点燃,引来更多人的关注,围着它来取暖。
而在这里初级运营会考虑什么?怎么去拾干柴,找人告诉他们这里有火源。并得到他们的反馈。
在初级运营中应该掌握什么样的技能?
掌握通用能力
一切与收集和整理数据有关的工作:
——软件的使用
——数据的处理
——渠道的来源
……
掌握一到两项针对用户的技能
——以最高效的投入和产出比去拉来用户
——能够得到用户的反馈,让用户持续的使用产品
——内容、活动、推广等至少有一项是能够拿得出手的
……
而这个阶段,也是易替代阶段
如果再往上晋升,需要精于一项,举个例子,可以不考虑怎么去推广,怎么去做活动,怎么去维护现有用户,但是我们能在团队之中,用内容就能吸引大量新用户,或文案写出来就是爆款,引人注目。
在这一等级可以是中级运营,在这一等级的运营,应该是可以对某一方面负起责任,成为团队中的一个关节部分,但是,虽然能负责起一定项目,但是依然有一定的可能被替代,这一阶段,也可以称做,可替代阶段。
对于行业不断的理解,与知识的学习,对用户需求的理解,我们对整个运营工作有着更流程化、体系化的理解,也就是不可能只专精于一到两面,需要对拉新、维护、用户的粘性,都有一定的独到的看法,比别人能有更好的渠道去获得用户资源,在团队中能担当领导者的地位。
在此阶段,应该可以在不去改变用户的习惯、不管产品的有多烂我都可以打开市场的大门,可以把控各个环节的投入的时间点、合理分配资源,能进行一定的外部商业合作,全面发展,这个阶段可以应该是可以晋升高级运营阶段,而这时的决策可以决定一个产品发展的走向,所以可以叫做把控阶段。
模块化分析运营工作
互联网公司内,运营大部分可以分为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又有新生代的新媒体、自媒体运营等。且随着互联网+的时代到来,运营也不断的深入到各个传统行业,可以预想到在接下来的时代可以是运营将会渗透到各行各业。
内容运营
而对于内容运营来说,可以定义为围绕内容形式而生成消费的良性循环。
由此可见,内容运营就是各种最直白的感官形式去刺激用户心理。
用户运营
而用户运营就是围绕着用户的新增、留存、活跃度而做一系列措施形成良好的用户环境。
用户运营应基于数据对用户的转化率、留存量活跃度负责。
活动运营
活动运营应该是围绕着一系列的活动的策划,资源的确认、宣传推广、效果评估等流程化的行为,进行项目推进和执行落地。
而活动运营通常可以在用户运营中见到它的身影,而且活动运营也是最接近流程化的一种运营方式,传统行业中的各种活动也可拿来做参考,再此不多做描述。
运营一定要注意用户的心理
运营所要面对的是用户,需要拉新、提升用户黏性,让用户为产品消费,所以为一个产品运营时应注意,怎么在用户之间产生影响力,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西奥迪尼所著作的《影响力》一书中,提出了互惠、社会认同、稀缺等七大观点,而在20余年后所更新的《先发影响力》中又提出了注意力、联想两个观点。
我觉得不应用特定工作流程去规划,或者说限制运营这个行业,但是可以有很多的“套路”,因为人的心理随着时代的不同在变化,所以运营是活的,是需要不停的迭代的,更趋近于抓住用户的心理。
总结来说,一个真正的运营牛人,一定是一个心理大师,反之则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