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习惯养成误区——只顾低头拉车,忘记抬头看路

你知道火箭发射什么样吗?

习惯养成和火箭发射很相似,火箭刚发射的时候,需要非常多的能量,用来摆脱地球引力,这个时候要用全力推进,你会发现火箭的助推器、一级主发动机都是用来盛放燃料的。突破大气层之后,只需要点燃二级主发动机即可,二级主发动机的能量并不用太多,就可以让火箭继续飞行,这个时候火箭略有不稳定,还是需要能量推进。最后火箭进入到了近地轨道,已经完全不需要燃料推进了,火箭可以完全分离,卫星只需要喷出一些气体就可以保持在稳定轨道了。

习惯养成也有类似的情况。你想想看,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有的习惯比较容易养成,有的习惯却比较难养成,习惯养成的不同阶段,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完全不同的。

这,就是习惯改变的阻力。它是从现状状态改变到目标状态所需要的全部投入的总和。

不同的习惯,改变阻力是不同的。如果让你从100斤涨到130斤,你只需要吃很多东西然后躺着不动,但如果让你从130斤减到100斤,你发现这比登天还难,这就是习惯阻力大小的不同。

即便是同样的习惯,改变阻力也是不同的,如果你想有个跑5公里的习惯,刚开始,你肯定痛苦的要死,可是跑着跑着,你也许发现,这事也没那么痛苦了。

所以,习惯养成的准备度是完全不同的。提前你要先看看,自己的习惯,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准备度?


请回忆一下,有没有这样一个画面,有个你很想养成的习惯,从开始到完成你努力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心情变化是什么样子的?

习惯养成是有三种状态的很多书中,都会提到习惯养成的“三阶段”,但其实每个人,更多的是习惯养成的状态不同而不是阶段不同。通常情况下,有这样的状态:

反抗:很想放弃,易被影响(没耐心)

厌倦:感到厌烦,很无聊、无趣(没意思)

挑战:没有压力,感觉失落(没意义)

三种状态会出现在习惯养成的各个阶段,都可能出现,比如0-10天会反抗、厌倦;10-20天,厌倦、挑战……只有了解了,才能对症下药,你在不同的状态下,才能采用不同的策略。

三个状态下,你才能对症下药:

反抗状态:你可以减低标准,让自己能看见自己能做到,不在意结果,从简单开始,并记录结果,只有记录你才发现自己确实做到了。就像是玩游戏开始很简单一样。

厌倦状态:你要尝试增加变化,但不要太僵化,比如把每天看书100页变成每周读书3次,允许自己有1次弹性例外。设定一定的惩罚,

挑战状态:增加难度、扩大范围、整理总结,你会发现事情就会变得有意义多了。

一个工具:if……then


自我反思:

习惯养成的三种状态,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觉得没耐心坚持下去,就会给自己心里暗示说,这件事根本就没意思,我为什么要开始这件无聊的事,越是这样想,你就越会觉得这个习惯没意义,不值得坚持下去,这三个状态是相辅相成、相伴相生的过程。我的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这三个状态基本都没有出现过,现在还处于平稳发展状态,所以,这节课对我的意义还不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