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要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面对西部人才资源特别是高层次顶尖人才稀缺的情况,只有从“引、用、留”全链条出发,打造西部人才“智高点”,才能更好引领西部大开发“新格局”。
锚定“需求”坐标,敞开引才之门。人才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相较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就业岗位不充足,劳动者的薪资水平、福利待遇也不及东部发达地区,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对人才尤其是高质量人才的吸引力不高。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需持之以恒地做到扩总量、优增量、提质量并行,紧密围绕“产业版图”精心绘制“人才地图”,促使人才与产业实现同频共振、同轴共转。要瞄准主导产业需求,拟定重点引才单位清单、人才需求清单、意向专家清单这“三张清单”,踊跃开展各类针对“高精尖缺”人才的招引行动,全力培育并引进能够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及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高素质产业创新人才。
激发“产业”活力,精准用材施策。大胆启用人才、将人才用好才能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支撑,大胆启用人才、将人才用好乃是发挥人才效能的关键所在,更是推动人才红利释放的“主引擎”。应当坚持以创新事业招揽人才,运用项目化思维来谋划平台,构建起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人才集聚模式。同时,结合区位优势强化区域协同,深度推进与毗邻地区在产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人才合作,破除阻碍区域人才发展的障碍,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促进。此外,充分发挥高校院所、重点企业各自的优势,创新科研载体,围绕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积极探索打造多层次、全方位的 “创新矩阵”,催生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硬科技”。
用心“服务”浇灌,倾心留才筑梦。引才为基础,留才乃关键,高层次人才作为具有鲜明特性的群体,“大锅饭”式的服务难以起到吸引人才的成效。要服务好人才,应以点带面优化服务,持续完善常规认定、举荐认定、特殊认定“三位一体”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兑现人才公寓、就医康养、人才研修等人才政策,增强人才的归属感与向心力。应以访代查提升品质,为人才提供专属服务,党政主要领导常态化进行走访,及时收集关于人才工作开展的建议,让各类人才来得“顺心”、干得“舒心”、过得“开心”、留得“安心”。同时,要注重宣传增效,做好各类人才计划的申报工作,以及优秀杰出人才典型的选树和事迹宣传,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优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