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1908年3月23日-1989年4月23日),原名胡瑞华,民国第一美女,中国早期最著名的女演员,横跨中国默片时代和有声片时代的电影皇后,被誉为“中国的葛利泰•嘉宝”。1933年,英商中国肥皂公司发起的“力士香皂电影明星选举”及1934中国福新烟草公司发起的“中国电影皇后竞选”中,两年之内“三连冠”,被称为“老牌影后”。1960年日本第七届亚洲电影节上,《后门》获得最佳影片金禾奖,胡蝶获得最佳女主角奖。同年,该片再获日本文部大臣颁赠的最佳电影奖。52岁的胡蝶跃登“亚洲影后”的宝座,1986年年近八十的胡蝶又获得台湾金马奖殊荣,1989年病逝于加拿大的温哥华。
作者简介:李香兰(1920-2014),本名山口淑子,出生于辽宁省抚顺市,祖籍日本佐贺县。1933年被李际春收为义女,改名为李香兰,是老上海“七大歌后”中唯一的外籍歌星。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红遍亚洲的日本籍著名歌手和电影演员。1944年在上海与黎锦光合作发行传世名曲-《夜来香》,其后成为与周璇、姚莉、白虹、白光、吴莺音、龚秋霞齐名的上海滩七大歌星。1945年在上海大光明戏院举行首次个人演唱会。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以汉奸罪名被逮捕,后因其日本公民身份被无罪释放遣送回日本. 2014年9月7日逝世,终年94岁。
石挥这张签名照,背后写的是一句情话。周、王二人一个有金嗓子之称,一个有话剧皇帝之称,曾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这张照片是二人感情的罕见见证。
二人是如此般配,以至于几乎为身边所有人支持。周璇曾在日记中写道“对这段感情既兴奋又恐惧,但心里知道这是个能够托付的男人”。随着感情的累积,二人郑重订婚。此后,二人分别忙于事业,工作、流言、误会最后摧毁了这段感情,以客套的寒暄结束。故事的最后,是周璇1957年因脑膜炎去世,被打成右派的石挥没有出席周的葬礼,却在同年失踪,被人发现时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石毓涛(1915~1957),别名石挥,天津人,电影、话剧演员,电影导演,有话剧皇帝之称。他根据老舍的原著自编、自导、自演的《我这一辈子》为中国电影史上优秀经典影片,荣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其导演的《鸡毛信》,荣获1955年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优胜奖,是最早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儿童故事片。1995年被评为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男演员。
周璇(1920~1957),原名苏璞,后改名王小红、周小红,江苏常熟人。中国最早的著名两栖明星。1930年代至1940年代著名歌星、影星,有“金嗓子”、“歌后”和“影后”之称。1931年加入明月歌舞团。1937年主演的剧情片《马路天使》成为其表演生涯的代表作,而她演唱的影片插曲《天涯歌女》、《四季歌》亦在华人地区流行。1946年赴香港发展。1947年主演爱情片《长相思》,由她演唱的影片插曲《夜上海》成为华语歌坛的代表作品之一。
2.李香兰(1920~2014),又名山口淑子、大鹰淑子,祖籍日本佐贺县,生于辽宁灯塔市。1933年被李际春将军收为义女,起中文名为李香兰。抒情女高音,擅长美声唱法,是中国、日本、满州国极为知名的歌手、电影演员,后担任日本参议院参议员。
3.白虹(1920~1992),原名白丽珠,北京人。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第一位“歌唱皇后”。在30年代后期与周璇、龚秋霞齐誉“三大歌后”。并主演过《无花果》、《孤岛春秋》、《美人关》等影片,及《上海之歌》等多部话剧,在电影界与白光、白杨并称“北平三白”。
4.白光(1921~1999),原名史永芬,北京人。1942年在上海作为女中音歌手,与周璇、白虹等齐名为上海歌坛七大歌手。参加拍摄“华联”影片公司摄制的《桃李争春》等。抗战后在上海拍摄《大地回春》、《十三号凶宅》、《柳浪闻莺》、《人尽可夫》等片。
5.吴莺音(1922~2009),原名吴剑秋,上海人。曾有“鼻音歌后”之称的上海红歌星,《大地回春》、《我有一段情》等歌曲在海外广为流传。
6.姚莉(1922~ ),上海人。享有“银嗓子”称号。代表作《得不到的爱情》、《玫瑰玫瑰我爱你》、《风雨交响曲》、《秋的怀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