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来到书生现场。周读1卷书,日行10里路。今天是2019年的第66天。
本周要给大家读的书是《把时间当做朋友》。昨天和大家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现实”。今天结合自身经历分享3个方面的内容。
01兴趣
打小就听过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直认为这是一句给老师推卸责任的话,兴趣如果可以成为老师,那么还要老师干什么呢?不如直接说“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老师”。
当然,不可否认,每个人由于基因的不同以及自身在环境里塑造的性格不同,我们可能对不同事物有着不同的爱好倾向。例如,有的人天性喜欢获得关注,那么他可能喜欢与舞台相关的是工作,有的人天性喜欢思考,独处,那么他可能向往的是在办公室里面的工作。
然而是事实上,兴趣的产生本身是基于对于这件事非常了解,并且已经熟练到可以给自己带来良性反馈的程度,我们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兴趣。
例如,写作对于现在的我,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每完成一篇文章,大脑都会自动给予我良性的反馈。而在此之前,作文是我高中阶段中语文考试最痛苦的一件事,因为时间限制,常常伴随着不能完成的风险。
再举一个反例,为什么现在中国游戏产业这么发达呢?尤其是“农药”和“吃鸡”,而且当前“吃鸡”已经超过了“农药”。
分解两个原因:
第一,这两款游戏很容易上手。如何体现呢?我的朋友经常发现他的队友是小学生。上到食堂阿姨,下到牙牙学语的稚童,都很容易学会。
第二,游戏的良性反馈容易获得。在游戏中,每个人都能在几分钟之内看到结果反馈,“吃鸡”1分钟就可以让人爽一次,“农药”可能要5分钟,所以“吃鸡”比“农药”更受欢迎是可以理解了。
两款游戏能快速熟练,并且快速获得反馈,所以大部分人都对游戏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多荒谬,熟练是最好的老师就有多正确。但是当有兴趣之后,我们往往熟练到不再需要老师了,此时的老师更多的是监督作用。
所以,一个能够激发他人兴趣的老师,或许才能说是最好的老师吧。
02方法
有一句老话,办法总比困难多。办法即是方法,从逻辑上这句话,无疑是正确的,因为人类社会能够持续进步,肯定是我们的方法的数量,超过了遇到的困难的数量。
以前我是一个特别关注方法论的人,因为哲学辩证法里面专门提到了“方法论”这个术语。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把自己高考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没有注重方法。
但直到前一段时间才想明白,失败主要是因为我输在了我的知识储备比别人落后太多,加上散漫多年,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事倍功半。
方法零零总总就那么几个,听说读写,记忆,总结归纳错误,更正再复习。策略当然也有,比如先易后难,本质上是田忌赛马的策略。
但是,所有的方法当中,坚持是最重要的方法,通过坚持,我们基本上可以学会一切技能和知识。
03痛苦
据说,医学上,将人的痛苦分为不同的级别。因为女性怀孕生产的痛苦是最高级别的,所以西方人将自身生日的这一天,称之为母亲的“受难日”,感谢母亲忍受痛苦,把我们带来这个世界。当然,我一直相信,母亲虽然生理上是痛苦的,但是,当看到自己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孩子那一刻,精神上肯定肯定是愉悦的。
痛苦肯定可以分为心理和生理的层面。否则,法律就不会有精神损失费这一项赔偿。不论引发的原因如何,痛苦的表现形式本身就是心理层面的。
人是健忘的动物,因为我们具有遗忘痛苦的特性,遗忘痛苦这个特性对于快乐的人生,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从某种程度上也给我们带来灾难。
因为我的大脑总遗忘痛苦,所以有了“好了伤疤忘了疼”这句老话,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反反复复犯那些同样的错误,而忘记了反复的情况是怎样发生的。
如果要想自己牢记教训和痛苦,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文字或者图像工具,记录当时的感受和心情,发生的原因,以“史”为鉴。
这样我们才能克服大脑的遗忘痛苦特性,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今年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晚安,喜欢可以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