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大学时,语文老师曾让我们写一篇关于父爱的文章,要求是在当场完成,并且还要挑几篇好的文章在集体面前阅读,我心里有点忐忑,因为舍友都知道我有写日记的习惯,现在要真正露相了,估计除了我的担心之余,舍友们也想见证我的写作水平。
带着父亲给的温暖,我写了一篇关于儿时的回忆,并起名《晚秋》,这篇文章也在提名阅读的名单当中,依然还记得老师当时读这篇文章时的感情,心里依然回荡着那种氛围,心里的那种踏实和自信。
多年以后,我离父亲很远,每次回家前父亲总是提前打电话问我几点的飞机?几点到?声音里带着无限的欣喜,每次在我拿行李特别慌乱,特别着急的时候,电话一个接一个的打进来,时隔不过五分钟,有一次我特别不情愿的接起电话,说句"别着急,就来了",电话那头的父亲好像感觉到了我的不耐烦,忍了十多分钟电话又打来。
其实每次在回家的途中都会整理自己的情绪,怕见到父亲和家人时一脸的委屈,怕他们担心,难过,我总是习惯了在见面的时候傻笑,不说任何想念的话,见面的氛围总是感觉我这个傻孩子回来了,父亲也会重复那句"回来了就好,你妈给你准备了……",环顾四周,家里的摆件依旧在原位,只是有些许的孤单,眼前重现着以前在一起时的热闹场面,心里也期盼这种热闹能快点开始,父亲说完之后,他总会去到邻居家或者看见邻居就说"女儿回来了"……
渐渐的我也习惯了每次回家时父亲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的期盼,也理解了他急切的心情,只是他年岁渐老,盼望我回家的心情更严重,有一次打电话父亲问我暑假回不回家?我特别肯定的说"一定回来",电话那头的父亲好像放心了,每次打电话父亲总说"我和你妈都很好,你安心上班",我不敢想象没有儿女在身边陪伴的父母,他们平时的生活有多么孤独,年轻时盼望子女快点长大成人,年老后,自己却守着半生的回忆。
回家看似是一种团聚,更多的是一种记忆的叙旧,记载着在一起的岁月,未成年的时候总是喜欢和姐姐聊人生理想,盼望着快点长大,快点上班,去年的时候一起说到这个话题,瞬间感觉好无奈,怎么也回不去了,感叹时光真是飞逝,仿佛都发生在昨日,一转眼都已经成为了事实。
在我小时候的很长一段人生里都没有父亲的身影,那时候的他拼搏在外,带着他自己的理想,忘忽家庭的工作,那时候的我是特别自卑的,自卑到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上中学时,化学老师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带一个大袋子,我知道家里没有大袋子,找到老师便哭的泣不成声,以至于老师在班会上没有点名的说:"没有就没有嘛,有些同学哭什么啊,"看老师的反应是觉得我完全没有必要哭啊,平时看着挺坚强正常的一个人,怎么会这样。长大后我一直记得此事,也进行了思考,没有父亲陪伴的孩子,缺乏父爱,缺爱自信,性格会孤僻。
在上学历程中,父亲给过我一次最温暖的记忆,那时我在上小学,上学的路是有坡的山路,高低起伏不平,每次下雨的时候,本来干干爽爽的路便成了随时可变形的泥泞之路,有一次放学了,下了好大的雨,土黄色的雨坑里飘落着一个个冒起的雨泡,空气里也满是泥土夹杂着雨的清新,我和姐姐在校门口盼望着家人来接我们,远远地从人群中看见父亲穿着长长的雨衣、雨鞋来了,内心开始雀跃,父亲把姐姐抱在胸前,我则爬在父亲背上,父亲的背是温热的,抵挡了雨天所有的冰冷,我完全钻在雨衣下面,看不见外面任何难走的路,感觉父亲特别的高大,不会被泥坑溅湿衣服,有人为我遮风挡雨,内心是那么踏实,回到家里,父亲抱我下来,满屋飘着母亲做的饭香味,母亲叮嘱我们快快来吃饭,我和姐姐扔下书包,看着父亲母亲满脸的笑容,幸福的吧唧着嘴不停。
父亲走过了满是泥泞的山路,一次次地为家人送上温暖,儿时的记忆中因有这个片段而倍感温暖,现在那条泥泞的小路早已不在,到处都是敞亮的柏油马路,而那条泥泞的山路一直走在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