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龙是1998年上的大学,是在上海某个大学学的日语。他当初也没想着去做旅游,不过很多事情的发展都是水到渠成的。
大三的那年,有个师兄在日语系群里面招兼职,招的是日语导游。张大龙平时和师兄关系不多,带着半帮忙半赚钱的目的,开始了自己的日语导游历程。
虽然90年代日本遭受了经济危机,但基础还在。2000年左右,当时中日邦交也日趋稳定,入境中国的日本旅游团非常多。上海和日本又特别近,所以上海是日本旅游团的首选,线路基本十年不变,经典的华东五日游。
让张大龙没想到的是,日本团比想象中的好带。日本人虽然心里想的多,但面上还是很礼貌的。比较好管理。另外一点没想到的,就是带团的收益竟然可以这么可观。
有次,一个欧巴桑一边拍着大龙饱满的胸膛一边递了一张1万日币的小费,还嘱咐道,我家老头很抠门,不要让他知道哟。有人就天生受长辈喜欢,大龙就是这种。不过小费和提成比起来,真是洒洒水。有个欧吉桑在苏州的家具店里,买了买两张桌子,大龙就提了1万人民币。后来,他们导游之间,就会有手指头来表示带一个团提了多少。伸一个手指头,是要被嘲笑的。
不过带团也很辛苦,作息不规律就不用说了,额外的应酬也很多。有好几个小姐就主动上门找过大龙,不要钱,就是交个朋友,多带带客。带团的那些日子,夜夜笙歌,真的不过分。上海的夜总会,KTV,那真是如数家珍。
大四还没毕业,张大龙就在老家无锡买了房。毕业后,张大龙觉得自己就像生产队里的驴,身体也在透支。他就和当时旅行社的老板商量,自己带导游。后来,大龙就开始做导游管理。因为收益高,导游已经在买团了。比如一个团大龙卖一万,多出的导游自己拿。虽然对大龙来说,单个团收益变低了,但原来的天花板不见了,总额反而变高了。
就这样,到了2010年左右,中日邦交开始恶化,入境的日本团几乎没了。张大龙和当时的几个朋友开了个旅行社,做起来日本出境团。张大龙正式成为了张老板。到2018年,日本对中国居民发送的个人旅游签证数量达到了600万,出游人次和泰国基本快持平了。也就在这一年,他的公司被一个待上市的大旅游公司给收购了。张大龙拿着现金和股票退休了。
2019年,大公司上市了;2020年,疫情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