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和儿子的对话记录,2019年6月7日上午十点,端阳节,高考的第一天。
妈妈:除了粽子之外,关于屈原你还知道什么?
儿子:香包。
妈妈:是的,屈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的物质遗产?
儿子:什么是物质遗产呢?
妈妈:(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我们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后来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儿子:原来粽子的历史很悠久哈,那香包也有历史吗?快给我讲讲!
妈妈:(看来我备的课有效果啦!) 端午节小孩都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儿子:妈妈,我知道什么是物质遗产了,我们从艾蒿洼带回来的大艾是不是也是呢?
妈妈: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我们采摘的艾就是用来艾灸的!
儿子:刚才说的菖蒲是什么意思哈?
妈妈: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妈妈:屈原还给我们留下了制度遗产。
儿子:刚才你说的物质遗产,我有点听懂了,什么事制度遗产呢?
妈妈:制度就是大家都要遵守的,就像课堂规则一样。端午节法定放假。还有赛龙舟活动。
儿子:我们这里怎么没有赛龙舟活动呢?
妈妈: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儿子:妈妈,我知道了,只有沿海的城市才有这样的活动。
妈妈:你理解的不错。
儿子:其实屈原还给我们留下了精神遗产。
妈妈:你知道什么是精神遗产吗?(这部分我不知道该怎样给他讲)对话前我看见他手里拿着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讲述什么?我故意说,钢铁的制成还需要写成书,这本书肯定没意思。
儿子:哈哈,这本书不是讲钢铁的制作过程,是指人的硬度。
妈妈:我突然间被触动了,赶快问我的硬度怎样?
儿子:你差远了。(他开始给我讲书的内容。)
妈妈:我听完后表扬了小伙子,你真棒!那你的硬度够吗?
儿子:笑着摇摇头。
妈妈:你要加油哈!屈原给我们留下了爱国主义的精神遗产。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儿子: 妈妈,我还知道为什么往江里仍粽子。
妈妈:那你讲讲。你是从哪知道的哈?
儿子:书里看到的。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很伤心,把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让水里的小动物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
妈妈:妈妈要向你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这也是我想给你留下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