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儿子陪我去超市买东西,一路上我们聊他学校开心的事情,聊我上班打蓝球受伤的糟糕事情,我们彼此都很享受这种亲子时光,笑声不断,我突然提到他这次期中考试的语文成绩86分,未达到他的目标90分,按照我们的约定,那意味着他失去玩游戏的机会,代价惨重。我以为他很失望,结果他的答案让我喜忧参半。
妈妈问:“不玩游戏,你伤心吗?”
儿子回答:“不会呀,我还可以看电影。”
妈妈问:“如果你爸不让你看电影呢?”
儿子回答:“那我有万达的孩子王游戏卡,先充值100就可以玩啦。”
从他的回答可以看到三个问题
我给他的选择太多,没有A的时候他可以选择B,C,D
他非常乐观,不会因为失去什么而伤心,而是去寻找可以取代的东西。
他的处理方式带着逃避,没有努力为自己争取想要的东西。
“你有没有想过把玩游戏的机会争取回来?”
“怎么争取?”
“比如说采取行动达到学习目标。”
“那我可以重新调整目标吗?我把目标改成85分以上?”
“什么叫目标?目标就是你没有做到,需要努力才能达到的,知道吗?比如你想去美国读书,这就是目标。你需要采取一些行动,达成你的目标。而不是你现在是85分的水平,你就直接把目标定成85分。”
他没有说话,他对他的语文完全没有信心,并且把语文定为自己的弱项,这是不好的心理暗示,我没有逼他,而是直接转移话题。
“出发时我们说好了给你10块钱买零食,现在我决定不给了,你要怎么办?”
“你为什么不给了?你都答应了呀”他有点沮丧。
“没有为什么,就是不给了。你要怎么办?怎么争取?”
“你说了给我,现在突然不给了,就是骗子”
“我就是骗子,哪又怎么样?”
“骗子,别人就不会信任你,我也不会信任你了。”
“不信任就不信任,有什么关系?”
“你就会偷别人东西…..”(这是什么逻辑,骗子就会偷人家东西,我也是醉了。)
“好吧,还是给你吧,这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不知道他有没有明白。
我们进超市选好了要购买的物品,为了不让他过度失望,我提出了一个建议,让他记10种他没吃过的水果,走出超市后告诉我答案,说出1种玩1分钟游戏,他刚开始没同意,他感觉很难,我坚决告诉他玩不玩由你自己决定,我可以告诉你记忆的方法,可以把感观系统用起来,增强记忆,比如眼睛看,手摸,鼻子闻,时间5分钟,结果他只花了1分30秒就完成任务,走出超市就告诉我答案。孩子总会高估任务的难度,低估自己的实力。最后的结果是他很开心自己赢得了玩游戏的时间。
走出超市不久,我便发现他的衣服丢在了超市。
儿子问“怎么办?”
我回答“不知道。”
儿子问“我可以下去找回来吗?”
我回答“好的,我在这儿等你。”
儿子问:“怎么下去?”
我回答:“不知道。”
他看问不出什么结果,干脆自己找入口坐电梯去超市了。过了三五分钟左右,他开心的跑回来了,边跑边叫,“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老妈,瞧我这记性,你猜我在哪儿找到的?”(他要分享他的喜悦和成就了)
“在哪儿呢?”
“我下去在我们刚刚买单的地方,问了那个收银员阿姨,她告诉我已经拿到服务台了。我抬头走了几步就看到服务台,走近一看就看到了我的衣服,我就跟那个阿姨说那件衣服是我的。”
“就这么简单?”
“嗯,就是简单,我还记得我上次丢书包我还不敢回去了。”(那是去年10月份的事,因为我当时特别跟他较真,无论他怎么哭闹,我坚决告诉他他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不陪他一起找,他据然也记得这么清楚。)
“那你进步很大呀,这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错不错。”
儿子听到的表扬,也很开心,我也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