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的简书中,我可以看到,2019年教育行走之后,张文质家庭教育研究院学习活动精彩不断,8月2日至8月22日每晚8点的《每日蜜谈》就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在一篇文章中写到:
关注张文质家庭教育研究院很长时间了,因为不在学校工作,也因为距离浙江嘉善较远,“张文质家庭教育指导师”一直让我可望而不可及。惊喜的是,张文质家庭教育研究院“每日蜜谈”,让我近距离接触到了二十一位优秀的家庭教育指导师。
每晚八点,打开千聊,进入课程,我感觉就像跟主持人和主讲人面对面一样,聆听他们的心路历程,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或者在开展共读活动中具体的做法,我时而会落泪、时而会欣喜、时而会感同身受,虽然大多数家庭教育指导师我都不认识,但听着各位老师真诚的分享,我感觉特别亲切,在心里,早已悄悄地记下了他的名字,记下了他的故事。
张文质家庭教育研究院【每日蜜谈】共开办了二十一期,有21位优秀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走进千聊直播间与大家做分享。担任主持的有李晓霞、王彬彬、孟庆功和郭菲等四位老师,可以说每一期的蜜谈我都听了至少两遍,有的甚至是三遍四遍。因为只有30分钟的分享时间,大多数老师还是第一次通过这样的方式做分享,但听得出来,大家都做了认真的准备,或者说每位老师各有所长,关注的点和分享的内容都不一样,对于我这个铁杆蜜友来说,每一期都干货满满, 各位老师俨然已是我的朋友。
因为在“每日蜜谈”中,总是能听到一些精彩的语句和实用的做法,我每次在听“每日蜜谈“的时候,都会准备好纸和笔,把老师分享的重点记下来,也会把老师分享的图片下载下来。刚开始几期,我是计划在美篇上写下我每天的听课心得,结合图片,记录一下自己在听课后的收获和自己的感悟。
但后来,我发现了“小打卡”这个工具,就毅然加入了“十万班级百万家庭”共读第一期,从8月19日开始打卡,我相信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每日“打卡”记录自己一天的做学所思,是听了“每日蜜谈”带给我的改变之一。
“每日蜜谈”带给我最大的改变是,我开始在我的家群里读书了,说起来应该是受到酒方方、肖会欣、张宝玲还有程锐刚等几位老师的影响。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深知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我是一名电台节目主持人,我读的有声书在喜马拉雅深受听众喜欢。但是,面对我的家庭问题,我却选择了逃避和无能为力。听了“每日蜜谈”几位老师的分享,我觉得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没有努力去做,怎么知道不可以。我立马有了一个想法,要在我的家群里读书,就从张文质老师的《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开始读起。虽然这本书我已读过,但我担心发录音链接,可能有些家人不会点开,我还是打算发微信语音条,感觉这样比较有亲和力,也适合老年人操作,年轻人也不易错过。
读书是从8月19日开始的 虽然这个群只有34个人,但这里面有我的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还有我的舅爷、我的孩子等重要家人。换做平时,我是不好意思在父母面前说普通话的,但读书的时候,我是一定要用美美的普通话,让长辈们都听听,雪梅读书的声音多么好听。每次读书前,我会发几张图片,向大家问好,调侃几句,才开始读书。这让我觉得即便我没有给亲人们打电话,也很久没见他们,但我通过这种方式向大家问了好,还让大家听到了我的声音,感受到了我的状态,我就觉得心里很踏实。
读书很快得到了妹妹们积极的响应,不识字的舅爷和二妈,也通过语音夸我读得好。我相信我的爸爸也在听,女儿的声音,怎么能不听呢?我不确定我哥哥会不会去听,但我想我坚持的久了,他也会去听的。一直以来,父亲和哥哥的关系都很僵硬,父亲不理解母亲,对我和哥哥也一直不满意。我眼睁睁的看着父亲和哥哥都脾气暴躁,自己却无能为力,有些话就是到嘴边也说不出来。曾经我选择了逃避,反正不在一起生活,但这是我的家。我时不时会想起,我的母亲都六十多岁了,还经常受到父亲的责骂;我的侄儿已经上高中了,啥时候见了他爸爸都是小心翼翼。这些年,我努力在学心理学,对家庭教育尤为感兴趣,可是如果我连自己的家庭关系都处理不好,又怎能帮助别人处理家庭教育问题。
我很感恩“每日蜜谈”带给我的思考和启发,首先我要回归家庭,把张文质老师的书读给我的爸爸妈妈和家人们听。潜移默化中,把我想对家人们说的话,通过张老师的书带给我的家人们。其次在读的过程中,我要再次做深刻的反思,把张老师在书中的观点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还是一名社会工作者,我相信我一定有机会在家校共育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每日蜜谈》活动结束后,10月份,我们又迎来了全国“十万班级百万家庭”公益共读活动。因为在第一期张文质家庭教育研究院“每日蜜谈”中受益菲浅,我对这次活动充满期待。
张文质老师说:“处理家庭与学校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成为合作者,互相包容,互相促进,而不是在发生矛盾时,就一定要分出个胜负输赢。任何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家庭与学校的健康合作。”这就是共读的意义。
“家校共读”的目标是致力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其实也是老师和家长自身的成长。对于老师来说,有助于老师成长为集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家庭教育指导于一身的三师型教师。对于家长来说,致力于让家长成长为具有教育专业素养,具有学习力的专业父母。这样的教育合力助力孩子成为生命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和行为共同体。
两年多来,全国“奶蜜盐”共读联盟结出丰硕成果,我也是其中的受益者!在开营仪式上,我还听到了第一期发起人,来自福建福州的张端妹;优秀共读个人,来自山东济南的高岭梅;还有第二期发起人代表,来自辽宁鞍山的张晓军几位老师的精彩发言,还听到了张文质老师亲切的寄语。
本次开营仪式由亲爱的李晓霞老师主持,她在湖南长沙,是《奶蜜盐》共读联盟的组织者。我在甘肃酒泉,是张文质家庭教育研究院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课程的课代表。一样的梦想,同样的期待,让天南海北的我们相聚在一个直播间,同频共振。
一个月的时间,我们相约训练营,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共读结束后,我在博彩云时代群的分享中说:
初识《奶蜜盐》,是在2018年教育行走之后,我认真看了一遍,又在话筒前录了一遍,但真正让我与这本书产生很好的链接是在今年八月,聆听了张文质家庭教育研究院“每日蜜谈”,21位优秀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每天晚上不同角度不同主题的精彩分享,深深地吸引了我,也让我从中汲取到了很多能量。
“每日蜜谈”后,我立马开始了自己的行动,8月19日开始,我像酒方方老师那样在家群里开始读书,读的第一本书是张老师的《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现在已在读第二本《奶蜜盐》。家群里有我的弟弟妹妹,他们的孩子都还小,亟需要学习,家群里还有我不识字的长辈们,通过我的朗读,他们也有机会读书了。
九月份秋季学期开始,我在当地参加的一个心理工作室,应邀到学校去给一年级的新生家长做培训。培训结束以后,组建了第三个家长群,工作室希望我去管理这个群,我毅然接下来这个任务,并很快开始在群里读《奶蜜盐》,为带动大家积极的参与进来,我每天认真读书,打卡,并在群里做分享。就在这本书快读完的时候,我们迎来了第二期全国十万班级百万家庭公益共读活动,如果说第一期共读的时候还有些懵懂,这一期我可就是一名深度参与者了。每天我会把共读群【文质说】的内容和午间共读、指导师论坛的链接发到学习群。因为共读的内容,我读过、听过还写过读书笔记,指导师论坛老师的课,我也不是第一次听,所以我每天即使再忙,也能够快速有质量的完成读书和听课的作业。一方面呢,我要给共读群的家长朋友们做示范,另一方面呢,我也是感受到了深入的思考,并且写下来的好处,所以,我不是在坚持,而是享受其中。
我在新闻媒体单位工作,因为学习心理学有机会认识了很多学校的教师,且很幸运两次参加教研行走,见到了非常仰慕的张文质老师和谢云老师,认识了全国各地那么多优秀的教师,因为不断地学习,我感觉到自己很富有。
现在我的女儿上高二,晚上10:30才下自习回家,先生也在单位吃饭。所以每天晚上,我六点下班吃过晚饭,七点去操场上跑跑步,八点就安静地坐下来听课做笔记,十点前做完作业,完成打卡,去学校门口接孩子。
高中生很辛苦,在家时间很短。我觉的高中生家长最好的陪伴方式就是让自己也充实起来,与孩子齐头并进。只有你不断地提升自己,才能与孩子在短暂的相处时间里,为他指点迷津,给他源源不断的力量。
今天,我非常感谢“百万家校共度联盟”提供平台,给了我这样一次分享的机会。一开始我也紧张,这说些什么呢,但当我打开简书,看到我写下的那些文字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心里有底了。这些年,我学习心理学,朗读亲子教育书籍,参加父母学堂,并管理着酒泉阳光心灵会所的一个家庭教育微信群。在假期里,有机会,我就会约上孩子和家长参与到我们电台相关节目的录制中,通过各种方式,我希望自己能为家庭教育做些什么。
今年的3月4日,期待已久的“文质说”精彩上线,每晚8点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我都会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什么也不想,打开“文质说”。每次听张老师说,我并不知道张老师今天要说什么,但我感觉张老师似乎明白,我正在想什么?在焦虑什么?张老师的话特别能说到我的心坎里。张老师是长者,亦是良师,在张老师娓娓道来的话语中,我看清了我的问题出在哪里,也明白了我应该怎么去做。我期待能有机会参加张文质家庭教育研究院家庭指导师的培训,为家庭教育做更多的工作。
2020年线上教育行走课程结束了,但行走只要开始就不会结束。张老师说,要身边有师傅、心中有方向、远方有导师。今年,张老师又加了一句话,同行有伙伴。为更好的督促自己成长,我加入了小尘老师发起的“一起写吧”打卡活动中,谢云老师说,只要写足三百天,明年直通教育行走。那我还真挑战一下,今天是我们打卡的第十三天,也是我在网络视频直播的第一次。我相信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更多次。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在广播电台工作,对着话筒说话是我的日常。今天在我分享的最后,我要为大家读一段文章。来自张文质老师的书籍《哈扎拉尔的微笑》,121页,第五章,不知所然。
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我是来自甘肃的丁雪梅,我今晚的分享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我要预告一下,下周天晚上在这里分享教育行走故事的是来自湖南怀化的刘霞辉老师。刘老师非师范毕业,在外企摸爬滚打10年以后,上着研究生,回到家乡做了一名乡村学校的英语老师。她说,教育行走像是一个精神家园,为她的教育生涯打下了温暖的底色。她会带给我们怎样的行走故事呢,我们一起期待,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