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了圣人的三个标准。还想说说王阳明和曾国藩两人的特点和人生遭遇的不同。纵观两人一生的遭遇和故事,你会发现阳明要潇洒的多,而曾国藩一生都很纠结。阳明战无不胜,曾国藩则整天吃败仗。阳明似乎活得很简单、纯粹,新婚之夜出去遇到一个道士,竟然和对方一起打坐了一夜,直到被家人找回。要格物致知,就真的对这个竹子格了七天七夜,直到生病。带兵打仗,就各种诡诈手段。讲学就一心宣扬良知之学。而曾国藩就是经常败仗,然后数次自杀,再重整旗鼓。在朝廷和湘军关系中,纠结无奈。晚年竟然又被骂成卖国贼,更是在民族关系和国家大局中进退失措。并且曾国藩身体上一生受银屑病缠绕,每次发作都痛不欲生。不过这也许和两人际遇以及个性有关系,曾国藩在朝廷的地位其实比王阳明要高得多,面对的又是晚清的大变局,所以环境也复杂的多。另外,曾国藩性格本身也比较沉闷。不过,两人遭受的磨难都是非常人所能忍受,故能成就常人所不能成就的功业。
作者:知乎用户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246189/answer/25732430
逛知乎看到这里,突然明白了阳明先生比文正公高明在何处:他更纯粹、更精金。所以他一生更光明磊落、光风霁月。他的用功法门也更加地精妙。所谓“杀人须就咽喉上着刀,吾人为学,当从心髓入微处用力,自然笃实光辉。”以文正公的勤奋刻苦,若得阳明先生指点用功之要,他的心性修为当会更高,不会那么多纠结苦闷。
至于我,一要坚定对良知的信心,要立志,立必为圣人之志(好好想想它在新时代的含义);二要更加勤奋用功;三要投入,要纯粹。否则,“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