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的成名作。运用荒诞的手法描绘了一个刚满十八岁的青年独自外出,去“认识外面的世界”,而遇到的一系列荒诞而现实的事故,使我们重新思考了青年所接受的成长教育,正视青年成长过程中正面引路人的缺失。
余华在这部作品中,展示了青年成长阶段在迈向成人世界时的种种遭遇。“我”过往十八年所受的教育和信奉的处事原则,在成人世界中完全行不通。我的信任、单纯、善良,没有得到同等的回报,反而得到背叛,让我第一次尝到了成人世界的残酷。
“我”是单纯天真的,我对世界充满了热爱和友善,第一次出门远行对所有事情都充满好奇,一路上对着群山就像对着自己的朋友。“我”遇到司机,因为他是老乡,觉得他很亲切,所以很单纯的把他当成好人,甚至是可以信任的朋友。但是现实狠狠地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我”出于朋友的情义帮司机阻止山民哄抢苹果,但司机却冷眼旁观我被打,甚至最后抢走了我的背包,和盗贼同乘一辆拖拉机而去。
司机代表的毫无疑问是成人世界中利己主义的看客。他们在现实的成人世界中过得游刃有余。“我”的行为在他看来就像一个单纯无知的可怜虫,“我”的“幼稚”行为让他忍不住发笑。虽然他损失了苹果,汽车,但是他保全了自己,当"我"被打得遍体鳞伤,他已经摇身变成了看客,一个能在"我"身上获得补偿性满足感的看客。最后,司机拿了"我"的包与抢掠者一起离开,因为他发现在"我"面前他是一个强者,在"我"身上,他可以肆无忌惮获得强者的满足感。
成人的世界现实得可怕,或许司机的世俗、麻木、圆滑、欺善怕恶可以令他很好的适应成人世界甚至从中获益。但是我始终欣赏作者身上的单纯善良和对朋友的情义,这是属于青年人身上的鲜活和朝气蓬勃,能在成人世界中守护住心中最初的那份纯真,才是更重要的。就像韩国著名电影《熔炉》中说的一样: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