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定要多读书,死磕这5本经典散文,文笔真的可以脱胎换骨

以前上学的时候,不懂散文的魅力,总感觉读起来那么枯燥。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反而逐渐喜欢上了散文,它们就像生活的调味剂,给自己枯燥单调的生活增添一份色彩。

尤其是读大家的经典散文,能感受到文字中的力量,在烦躁的时候,给予内心一种平静,不断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

散文是需要慢慢品的,它能让生活的节奏慢下来。

想象午后阳光温暖,点一杯咖啡,拿一本书,晒着太阳看着书,感受着别人的生活,真的是无比惬意。

而且读散文,能让自己的文笔快速提升,提高写作水平,文中那些优美的句子,都是写作的素材。

今天整理了5本豆瓣高分的经典散文书籍,每一本都温暖又细腻,建议收藏起来慢慢看!

01

《冬牧场》

作者:李娟 / 评分:9.2

“人之所以能够感到‘幸福’,不是因为生活得舒适,而是因为生活得有希望。”

一直觉得李娟是国内少有的具有灵气的散文作家,非科班出身,没有附庸风雅的做作,用最真实的态度写最真实的故事,她说“我想成为普通人都喜欢的作家”。

从《我的阿勒泰》开始读李娟,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她就像个阿勒泰的小精灵,文笔灵动、清新、明亮,那些家长里短的琐碎小事,在她的笔下都会变得熠熠生辉起来,日子朴实、可爱又有趣!

在这本书中,李娟来到阿勒泰沙漠深处的冬牧场,看到了一个撼动人心的游牧世界。

漫长的寒冷世界里,古老、贫瘠又广阔的土地上,牧民们迁徙、放牧、背雪、绣花毡、整地窝子清理蓄圈,隆重豪华地串门拜访……

在这里,艰辛繁重的劳动是日常,却也是牧民们生活的乐趣与尊严所在。

她让我们看到,在艰苦的环境中,人们依然能够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这种精神力量是任何物质都无法替代的。

她通过观察牧民与牲畜、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这种和谐不仅体现在牧民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上,更体现在他们如何利用自然的力量来维持生计,实现生命的延续。

在冬日里读《冬牧场》,真是一场纯粹的文字享受。

让我仿佛置身于广袤苍茫的疆域里,雪花轻盈跳跃落在我的身上,内心的焦躁在这一刻得到清澈的洗涤。

02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

作者:迟子建 / 评分:8.5

“我想,人生是可以慢半拍,再慢半拍的。生命的钟表不能一味地往前拨,要习惯自己是生活的迟到者。

当生命的时钟有张有弛、疾徐有致地行走的时候,我们的日子,才会随着日升月落,发出流水一样清脆的足音。”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以冬天和春天为隐喻,探讨了人生的苦难与希望。

迟子建以细腻的笔触,将冰冷的冬季与生机盎然的春季巧妙交织,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既沉静又充满希望的文学世界。

书中涵盖了迟子建对故乡风物的怀念、童年逸事的回忆、亲人朋友的眷恋、自然美景的感悟、人情世故的慨叹,以及对文学艺术的沉思等多个方面。

她用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东北的冬季与春天,将读者带入一个既冷冽又充满生机的世界。

迟子建的文字细腻优美,如潺潺流水般滋润着读者的心灵。她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将平凡的事物描绘得生动形象。

同时,书中营造出的深远意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诗意的世界。无论是冬日的萧瑟,还是春天的蓬勃,都在她的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读迟子建的书,真的会有一种心灵被洗礼的感觉,这本书无论是文字还是封面的插画都狠狠戳中我的内心。

无论是追忆往事、慨叹人生,还是文学漫谈、艺术沉思,全书字里行间所透出的苍凉与温情,都如同北方雪野中的一抹夕阳,至真至美。

03

《人生忽如寄》

作者:汪曾祺 / 评分:9.1

“那时我们都还很小。我们在荒野上徜徉。我们从来没有那么更精致的,更深透的秋的感觉。”

在《人生忽如寄》中,汪曾祺以一种平和的心态,讲述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仿佛是在诉说着一个遥远而又熟悉的故事。

他的文字如同一杯清茶,虽然看似平淡无奇,但细细品味却能感受到其中的甘甜与韵味。

这种淡然与超脱,让人在阅读中忘却尘世的烦恼,回归内心的宁静。

无论是草木春秋还是吃食,他都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用真性情去感悟。

这些散文篇章中,每个小故事都饱含深情,仿佛在告诉我们:人生短暂,要珍惜每一个美好瞬间。

书中收录了他多篇关于人生、情感、自然与艺术的文章,书中既有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汪曾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笔触,将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升华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人生的无限可能。

人生如同寄居在世间的一粒尘埃,虽然短暂而渺小,但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体验,就能发现其中的美好与意义。

如果你压力大的时候,生活不开心的时候,不妨来读读汪曾祺先生的这本书,相信它会给你带来一份宁静和温暖。

愿我们都能像汪曾祺先生一样,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喜怒哀乐,用豁达的胸怀去拥抱生活中的美好。

正如冰心奶奶所言:“愿你的生命有够多的云翳,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04

《病隙碎笔》

作者:史铁生 / 评分:8.7

“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长篇哲思抒情散文《病隙碎笔》是史铁生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也是他身患尿毒症后,在透析治疗间隙坚忍写作的生命笔记。

是他在深刻的困境中,对神性和人生终极意义所做的一次艰苦卓绝而又辉煌壮丽的追问与眺望。

《病隙碎笔》全书共分为多个部分,从人生、苦难、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等多个角度,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史铁生以平实而深刻的笔触,揭示了人在面对疾病、困境时的真实心境,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生命本质的深刻反思。

他通过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如何在逆境中寻找希望,如何在痛苦中坚持信仰,如何在绝望中看到生命的曙光。

在幽默旷达的行文中,史铁生自由的心魂漫游在世界和人生的无疆之域,照亮了黑夜中我们每一个人扪心自问的人生疑难。

他善于用简单的文字表达复杂的情感与思考,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感受到思想的震撼与心灵的触动。

他调侃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这种幽默旷达的行文风格,让他的作品充满了智慧和安详。

他认为命运就像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演员,无法随意调换。

他鼓励人们在无法改变命运时,应该寻求爱,因为爱是一个神圣的词,它拥有永恒的能量。

史铁生在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与智慧,让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能够找到前进的方向与动力。

05

《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

作者:史铁生、汪曾祺等 / 评分:8.1

“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

这部散文集收录了史铁生、汪曾祺、梁实秋、丰子恺、沈从文等12位文学大家经典作品,包括有《秋天的怀念》《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四十余篇散文名篇。

文笔细腻温暖,通透豁达,书写着人世间的美好,关于爱、友情、亲情、勇气和真诚。金句满满,可以说是提升文笔的必读佳作。

这本书是散文集,亦是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感悟。

例如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则以地坛为背景,讲述了他与母亲点点滴滴的感人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令人落泪,还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珍视,亲情能够温暖人心,就像书中所述,“地坛,这个地方,总能使人充满真诚的温暖。”

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中,他讲述了自己与父亲关系的转变。

这段充满温情的故事告诉我们,亲情的力量是如此强大,能够让一个父子的关系从疏离变得更亲近。

它也告诉我们,真正的价值在于人际关系和情感,这正是生命的真正意义。

在人生路上,我们会遭遇风暴、挫折与创伤,但别慌张,它终将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和充盈,从而走向生命的辽阔。

也许当我们跨越生活的风暴,历尽千帆,才终于懂得,“人间”的真正含义是活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