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过年要跟那么多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碰头寒暄,心里着实犯怵。
亲朋之间,既相互关心,又暗中攀比。
很多亲友,一年也就春节能见上一面,所以每次见面的每句话,都会在未来一年被咀嚼,放大,扩散出无数意味。
好在,总是有些套路可循的。
技巧一,先倾听,表现礼貌,表达关心,又能让对方兜底。
每个人都有强大的倾诉欲,尤其是老人。
每年春节回老家,陪妈去看望她的兄弟姐妹,我进门先问长辈身体是否康健。年初大舅摔到腿了,住院一周,我听说时已经出院了,时隔大半年,外甥女还挂牵着,大舅热泪盈眶说早好啦,早好啦。
再问平辈表兄表姐的行踪和事业。
聊起儿女,不论年纪多大的父母,都是娃娃控,滔滔不绝。
你表哥呀,生意越来越大,听说都跟外国人签合同啦!提起儿子,大舅满脸的皱纹,全都舒展开了。
赚那么多钱有啥用啊,一年到头见不着人影儿。舅妈就爱拆大舅台。
我妈一边帮着舅妈数落大舅,一边又捧着表哥,开解舅妈,把老两口哄得乐呵呵的。
这时候,一进门被我用零食打发走的小脑袋瓜们又出现在门框处了。我开始问小辈们的爱好和学业了。
大舅热情洋溢地指着墙上的奖状给我看,告诉我是哪个小盆友领的。我一脸膜拜地从第一个字念到最后一个字,然后蹲下,摸摸小盆友的脑袋说,你真棒。
接下来就是小朋友表演时间了,载歌载舞,我负责鼓掌。
终于,大舅想起来问我了:小妮,你在外面混得咋样?
技巧二:表达自己时,因人而异,扬长避短,不卑不亢。
中国人都要面子,讲究衣锦还乡。
这些年,我远离家乡,在城里谋生,也谋爱,过着平凡而寻常的日子。我就普普通通一女孩儿,不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境地。
跟昨天的自己比,一直是我信奉的人生理念。
可是每年春节,总有人以关心之名,要我表达概括自己。
我老爸的表姐家有个儿子,跟我同岁。据说当年老妈和表姑一起怀孕,表姑已经生了两个女儿,我那会儿已经有了两个哥哥,当时两家人商量,倘若表姑这一胎还是闺女,我又是男孩的话,就把我们两个交换家庭。
每年遇到这个跟我有着特殊缘分的哥哥,我都头疼。我观察过,他跟任何人聊天,只要有人风头压过他,他立马再出新招,重新获得众人关注。
他最喜欢跟我比,还知道棋逢对手的快乐。
我每年都会认真表扬他这一年的成绩,然后看着他的眼睛,不躲闪,告诉他,我混得不如他。
我爸为此还怪我,说你听他在那吹牛呢,你怕他干啥,跟他比!
算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再说你能听出他吹牛,别人也能,大过年的,戳穿他干嘛。
我也吹过牛,能明白那种心境。金融危机那年春节,我失业,硬是瞒过了父母,初六故作着急离家,到了火车站不知何去何从。
我有一个老师,对我有知遇之恩,每年给他拜年,我都会吹嘘自己。其实也不算吹,就是只汇报成绩,略微夸张的那种汇报,不提缺憾。我知道,我是恩师的骄傲,未来一年,他都会跟他的同僚和学生,一遍遍讲述我的故事。
每次吹完牛,我都会朝着自己说出的那个高度,努力攀登,可以说我的一部分成绩,就是靠这样逼着自己得来的。
我有个大爷,是我爸爸的堂哥,90岁高龄了,小时候经常把写完的作业本给他送去,供他卷旱烟用。每年过年,他都会颤巍巍地拉着我的手,认真地问,妮儿,在外头能吃饱不?吃不饱就回来,咱家里有地,有粮食……
生怕他听不清,每次我都大声地喊,放心吧大爷,我混得好着呢!
技巧三,尊重和融入,有担当,懂得拒绝。
你见过在外面混了几年,混得好坏且不论,回老家跟乡亲们说普通话甚至English的人吗?
我见过,太他妈恶心了。
有一年,我还真是无聊,跟这种人较真,辩论了一番。
他说,他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他一直在进步,昔日小伙伴们却停留在原地,日复一日地重复同样的日子。他为他们悲哀,所以想唤醒他们。
他的做法我不敢苟同,思路却跟我不谋而合。
每次见到儿时的小伙伴,初见面极其亲热,聊几句以后就不知道怎么交流了。这些年,我们生活的圈子不同,视野不同,思维格局不同,心态和追求也不同。
但我们拥有共同的珍贵的童年回忆。
每年春节,我都喊上所有人,尽可能地聚齐,一起吃顿饭。
我没想过与他们交流文化和艺术,也不谈政治,就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燕燕家的婆婆如何蛮横不讲理,欢欢改嫁到哪个村子还是不幸福,可可家的孩子才8岁就谈了个女朋友……
在她们面前,我不用装淑女,不用小口啜饮,我大口吃肉,笑得震天响,没有人瞧不起我,反倒觉得我还是我。
家长里短的诉说里,我知道了飞飞家的儿子先天性耳聋,一家人一筹莫展。
听说了晓波在外面打工吃了官司,找的律师两边吃,焦头烂额。
还听说,西西正在创业,一连串的打击心灰意冷……
我什么都不说,只听着。回到家,打开电脑,我帮飞飞查到了国家有免费耳蜗的政策。跟做律师的同学沟通完,经他同意,我把他的电话给了小波。我还把一个开发APP的朋友介绍给了西西,希望能给他一些启示。
这让我在老家声名大噪。每年春节,都会有人去我家堵我。
去年,姑姑找我,说小妮,你有没有认识跟你表姐年纪相当离异的男人呀?
表姐离婚了,带着孩子在娘家啃老半年,年底了开始为明年做打算,想得不是找份工作养活女儿,而是托我帮忙,选一张优良的饭票。
隔壁村的王大叔,领着才14岁的儿子来找我,希望我帮他找个活儿。
我坚决拒绝。
是的,我是想用我的热情,尽量感染到每一位我生命里的人。曾经,我们是肝胆相照的成长战友,长大后,换个模式,我们希望我们还能温暖彼此的生命。
但不是毫无原则的妥协和纵容。
我只是一个普通女孩,我在努力修炼,成为一个真正有涵养的人,对所有人温和,尊重,让对方感到舒服。这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能力,不仅适用于春节期间繁杂的人情世故,也适用于我们在这个世界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