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是一个在以前自己从没有记忆的节日,对于我,它仅仅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那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其他并没有太多了。
也许是年龄增长的缘故吧,这两年突然在这个日子的惦念多了起来,一个是因为有一次和婆婆聊天,她说她的生日是九月初九,我说,哦,那是重阳节啊,您这生日好记!因此,每年的重阳节也多了一层含义;另一个是爸爸一个人在老家,心里总是惦念,觉得爸爸上了年纪了,本该常回家看看他,但总是不能成行,不知道这样的陪伴还能有多少次。
昨天提前给婆婆打了电话,儿子和奶奶聊了天,奶奶说今天会包饺子吃,我说我们也包,隔空和你一起过生日吧!婆婆和孙子聊的很嗨,听到大孙子一个劲儿的汇报这段时间自己怎么独立了,学习有什么进步啦…,她心里一定很开心!
今天晚上给爸爸打了电话,爸爸是不服老的人,家里的地还种着,正在忙着收拾仓房准备打稻子。
我,“怎么打啊?和别人插伙吗”
爸爸,“不了,雇出去打”
我,“哦,那挺好,别怕花钱,别累着”
爸爸,“没事儿,雇出去省心!”
我,“身体都挺好的吧?”
爸爸,“身体没事儿,好着呢,不用惦记!”
我,“好嘞!今天是重阳节,爸你们做点好吃的。”
爸爸,“啥节?”
我,“重阳节,也叫敬老节”
爸爸,“啊,行!吃饺子!”
这就是和爸爸的全部对话,每次总想多说点什么?但似乎聊着聊着却没了话题,每次过年过节想着买点什么的时候,都特别的纠结,因为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他们需要的,女儿做的着实不怎么称职。
晚上,弟弟一家来家里玩儿,我打视频电话给爸爸,希望他看到孙子孙女来玩开心,爸爸已经准备睡觉了,接听电话后看到孙子孙女果然乐开了花,弟弟是个粗线条,也许男孩子长大了都这样吧,不善于和家里打电话,所以爸爸即使在视频里也很久都见不到孙子孙女,他一定是特别想念,想他们承欢膝下的样子还有多么开心!
今天看到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说请为他们调低倍速,感触很深,他们即使再努力也无法跟上我们的生活,儿女能做的就是放慢脚步,等等他们,停下来看看他们,陪他们慢慢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