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了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自杀”已经成为我国死亡原因的第五位。其中,青年群体自杀死亡占据首位,大学生的死亡率是同龄人的2-4倍.
最近,接连两起学生跳楼自杀的事件吸引着人们的注意,这些本该灿烂的孩子,到底是缺失了什么?让他们选择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必要的受挫体验
从数据来看,现在的孩子在耐挫能力上确实需要得到提升。而如何正确的给到孩子挫折教育则是大多数父母的困惑,要么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保护过度,要么是给到孩子不能承受之重。
那些自杀的孩子在做出选择前,都会面临自己克服不了的困难。他们对当下痛苦的抽离欲望大于对死亡及未知的恐惧,自身处在一个被击垮和困住的双重体验之中。在没有从挫折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耐挫能力的前提下,自杀行为就成为了可选项。
求助的意识和能力
学会求助其实是一种能力,而当今青少年大多处于一个自恋被过度满足的年代,这种能力在他们身上有退化的趋势。
几个小孩在一起玩耍,每个小孩都会带着自己的玩具,当其中一个小孩被另外的玩具吸引,而另外一个小孩又不愿意分享时,这个小孩便会哭闹或抢夺,这时大人该如何处理?
处理一:没关系,让爸爸明天给你买一个一模一样的。
处理二:你要想办法啊,可以试着去问一问那个小朋友愿不愿和你分享或者互相换着玩一会。
第一种处理就是自恋被过度满足的情况,也是缺乏必要受挫的体现。而第二种情况,孩子通常不敢独自去完成,会邀请父母帮他一起去完成,这其实就是一个学会求助的过程。如果孩子从小没有过这样成功的体验,仅靠父母嘴上说,让孩子去求助,他们也很难迈出那一步。
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
心理学家Holmes指出:成年期的自毁行为是早年期生活中破坏关系体验的结果,安全感和容纳性的缺失直接造就了低阈限的情绪唤醒和碎片化的自我意识。
当一个没有足够安全依恋关系的孩子,在遇到极大的困境,经过短暂的思考过后,觉得如果没有完成任务,就会得到父母的批评,甚至唾弃,那么原本努力维持的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在这种极端情况下的焦虑和恐惧会瞬间唤醒原有的情绪体验。在这种情况下,自杀便成了与现有重要客体维持联结的可选方式,同时自杀意念对当下的焦虑和恐惧会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
对自我的全面认识和接纳
自体心理学里经常提到一个词——镜映。简单的来讲,是父母对于孩子心理体验到的所有东西给予的反应,或者说给予的确认和映证。而如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由于镜映的不足导致孩子心智化发展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孩子在分离自身感受和他人对自己评价的过程中遇到困难。
那些选择自杀的孩子,在面临别人对自己糟糕的评价时,如果缺乏脱离这种糟糕评价体验的能力,或平时就对自我的认识不全面,就容易陷入到极低的自我价值感和自尊体验之中,那么,自毁也会成为可选项。
愤怒情绪的识别和处理
对于选择自杀行为的人而言,到底是“谁”杀了“谁”?当我们了解了很多自杀行为的前因后果之后,这里面经常容易出现一个看似“逼死”了自杀者的人存在。
自杀者在感受到强烈愤怒情绪时,无法合理把这种焦虑,愤怒和恐惧外化,只有选择攻击自己这种看似最无害的方式来达到报复的目的。潜意识里,他们很清楚自己的死亡对客体的毁灭性作用。
因此,当一个孩子在感受到过多愤怒的情绪,而又无法合理的发泄,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也无法分清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的愤怒时,伤害自己便会成为可能。
那些选择自杀的孩子除了缺乏以上的能力之外,在成长的过程中,还可能会受到一些世界观的影响,如“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不公平的事,唯有死亡是平等的。”这样的观点很难分清对错,但如果孩子在公平性上感受过多的失衡,为了追寻理想中的平等,他们便会选择死亡的方式。
“重生的幻想”也可能导致孩子选择结束目前这糟糕的一切,幻想着来生会有一个更加完美的自己,于是,很多遗言里会提到“来生,我再好好报答你”之类的话语。
主持著名的“格兰特研究”32年的心理学者乔治·瓦利恩特有一段话:“温暖亲密的关系是美好生活的最重要开场。即使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拥有美好童年,但好消息是:不论你今年几岁,都有机会“在爱里获得重生!”
我是灵双儿,想带你看清所有情感套路,愿你的真心不会一场空。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