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其实已经买很久了,一直在书架上放着,甚至都没有拆封。
昨天整理书籍时,又看到这本书,我对书拆了封,按照惯例先翻了前言后记,觉得这本书好像可以解答近期的一些疑惑,于是开始阅读。
我读书速度很快,待孩子睡后我开始读书,临近晚上十一点,我已经读了此书的三分之二。剩余的三分之一,我也没有留它太长时间,今天被我一扫而空。
我从小就比较喜欢读书,以前读书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只是单纯的想读,小时候接触的书少,于是有什么书就读什么书。
书大部分都是借来的,因此读书速度倒是被锻炼的非常快,记得初中时课堂上偷读《红楼梦》这种大部头,我也仅用了一星期。
读书时会有很多的想法,但为了保持读书的速度,我很少专门停下来思考。我很少去刻意的记录,实在想法太多时,也只是合上书本,静静地遐想一会儿。
工作以来,读书成了奢望,但我依然喜欢买书,每次看见书店我就再也迈不开腿,总是不自觉的去里面逛逛。媳妇儿有句话说得很贴切,“你看见书店就像我们看见化妆品店一样,不进去就心痒痒”。
买书成了一项爱好,但我读书的时间却日益的被压缩,工作繁忙,应酬增多,陪孩子玩耍,看手机刷视频,全都成了硬核理由。
去年我在简书注册账号开始更文,为了能够持续高效的文字输出,我决定重拾读书的好习惯。为了防止自己是三分钟热度,我立下了2020年读100本书的flag。
截至目前,我今年已经读完了25本书,利用工作之余,利用中午的午休时间,利用睡前时间,我争分夺秒的阅读,保持了应有的进度。
读书是一门艺术,读书更是一门化学,通过持续广泛的阅读,我觉得读过的书和我的阅历、兴趣爱好、获取的信息、朋友的话等五花八门的信息产生了化学反应,行成了很多的想法和创意。
看到优美的语句,我想记录下来;看到发人深省的章节,我想写下评论;看到某些特别的文字,我会天马行空的想起很多。但是还有些书我只是为了读完而读,读完了也只是看完了,过了眼但却不知道是否过了脑,过了心。
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一些关于读书的碎片化认知突然之间得到了整合。
这本书主要讲解了一种超实用的笔记读书法。“读书笔记是与书交流过的证据”,当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这本书买值了。
用读书笔记管理读书生活,用读书笔记把读过的书变成精神财富,通过读书笔记提高自我,我觉得我找到了方法和方向。
当读书的目的从读完一本书变成了写出一篇读书笔记。读书的重心立马就发生了变化,我觉得当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时,将会更有利于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也会使思想输入的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