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粥
张培智
喝粥,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民以食为天,食以粥为先。宋代苏东坡记曰: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这里所说的“白粥”应该是大米粥。
喝粥不仅能充饥,还能延年益寿,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年少时体弱多病而学医,同时参悟佛家与道家养生之法,坚持清晨煮食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白粥,调理五脏六腑,活到一百多岁。熬好的粥面浮着一层细腻、粘稠、形如膏油的物质,俗称粥油,清代医学家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记载有“米油可代参汤”,可见米粥的滋补作用。
以前农村人家都有土灶台,置有大铁锅熬粥煮饭烧菜,熬粥前用水将米淘净,加水用柴禾烧开,偶尔轻轻翻搅,温和的火苗让米粒在“咕嘟咕嘟”声中吸足水分,停火焐二三十分钟后再煮,俗语“千烧不如一焐”,待米粒膨胀散开,又不至呈烂糊状,入口后无需大加咀嚼也不必担心难以消化,这个时候的粥面上浮着一层粘稠的“粥油”和紧贴锅边的一圈粥衣,是粥之精华,是粥于人的恩赐。
虽然喝粥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土地贫瘠,粮食产量很低,加上时遭旱涝灾害,远远不能满足民众对于温饱的需求,饥一顿饱一顿是常事。
我出生于一九五七年五月,次年成立人民公社,大炼钢铁,吃集体食堂,号称“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但是,粮食紧缺是极为棘手的问题,只能在熬粥时掺入面粉增稠。那时我才两岁多,虽然哥哥姐姐更需要食物补充体能,但她们都让着我,只喝照得见人影的浆状粥,而把沉在底下的米粒留给我喝。
那时喝完粥,都会把碗底和碗沿上残存的汁液舔尽,尽管这对于增加饱感无济于事,也许只是心里安慰,能舔一点是一点。这样的糊状粥根本不耐饥,过不了多少时间,肚子又饿得受不了,就寻找各种能填饱肚子的食物,如红薯、胡罗卜及瓜类。实在没有可吃之物,到田野上挖野葱煮食,由于缺盐等调味料,野葱的味道难以下咽,但不吃又饿得无法忍受,以致我后来厌恶食葱。
我从小体质虚弱,母亲出于本能一直不忍断奶,一直吃到一岁,我的体质状况依然如故,加上后来生吃瓜果类食物而致时常腹泻、患了蛔虫病,人更显面黄肌瘦,哭声嘶哑,农村人说我患了“奶痨”。看过不少医生,吃药无数,总不见好转。后来,母亲不知从哪里打听到虞山城里有个擅治“奶痨”的民间医生。依稀记得母亲带着我坐了半天轮船,从大东门上岸后过小石桥,沿河边小街走到桥堍下一户人家,说明来意后,一位老太在我十指腹侧的关节横纹处用针一阵刺扎,我无力地哭喊着,任由她处置。这次的扎针疗法确有实效,病怏怏的身体从此渐渐有了起色。
饥饿年代的教训终于让人们警醒,认识到“吃饭是第一件大事”,后来实行以队为基础“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政策,粮食开始稳步增产,交完公粮后家家户户都能分到不少粮食,但依然不能敞开肚子吃,以防青黄不接闹秋荒。因此,农村人早饭晚饭习惯喝粥,或者在熬粥煮饭时添些麦片(大麦研成扁片状)、“麦细”(元麦碎成细粒)、胡罗卜,甚至有时候早饭只吃南瓜、红薯、玉米,菜也极为简单,萝卜咸菜或自做的豆瓣酱,难得会煎个鸡蛋什么的,更不敢有鸡鸭鱼肉的奢望,熬到中午,饿得前心贴后背,才能吃到可以耐饥的米饭。毕竟麦片和麦细粗糙难以下口,粮食丰收后仅作为禽畜饲料。
我七岁那年,有一天吃晚饭,一家五口围桌而坐,可能由于玩得肚子饿了,狼吞虎咽将一碗粥喝完,父母兄姐才刚刚吃到一半。母亲见我吃得快,伸手要帮我盛粥,我却违心地说吃饱了。母亲说:“晚上要饿的,再盛点。”我说:“真的饱了。”说着把碗藏到了桌子底下,不让母亲抢去盛粥。父亲说:“饱了就由他。”
于是,他们四人继续喝粥,我的头却越低越下直至趴在桌上,眼泪汪汪地偷看着他们将一盆粥吃完,我张嘴就哭,母亲和姐姐立刻明白了我是假意让粥,急忙过来安慰我,我却变本加厉越哭越凶。父亲从桌子对面伸过手来,扇了我一耳光。挨了一耳光,就更不得了了,我号啕大哭。母亲责怪父亲不该动手打我,孩子小不懂事,假意让粥也情有可愿,哄一下,稍弄些其它吃的也就过去了。也不记得自己哭了多久,后来哭累了,倒在床上便睡。那一夜,我在睡梦中还不时发出类似打嗝的声音,这是姐姐第二天告诉我的。
在年少的记忆里,为这无端自找的一耳光,曾一度记恨过父亲。但父亲是个温和善良、不轻易动怒的人,伸手打我决非本意。在那样一个年代,窘迫生活令人不堪重负,情绪也需要宣泄。当然,这仅仅是在我长大后的猜测,一直没有也不忍去揭开这一伤痛的记忆。
好在这种苦日子终于熬到了头,改革开放分田到户,粮食满仓经济好转,除了早上仍习惯喝粥外,晚上多数吃米饭,农民生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如今,不再为饿肚子发愁,菜品也越来越丰富,但我偏偏独好喝粥,尤其是自熬的浮着稠厚粥油的白粥,无需大鱼大肉佐餐,只要咸菜萝卜豆腐乳。津津有味、酣畅淋漓地一口气喝完一碗粥,有一种说不出的通体舒适和享受的感觉,这可能与我的人生经历有关,也许是对年少时不能尽兴喝粥缺憾的补偿吧。
通信地址:江苏省张家港市西门南村9幢301室
邮政编码:215600
电子信箱:peizhi8681@sina.com QQ:136754467 微信:13801568681
联系电话: 17351287681
身份证号:321002195811041238
工商银行(张家港市支行):621226110203333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