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感觉这本书很好。确实值得一读,受益匪浅。说很好,不是奉承这本书,而是书中的道理非常实用。我反反复复读了三遍,读完第一遍,没有什么感觉,就是讲了一个故事。读完第二遍,书中的道理算是悟出来了。读完第三遍,我就开始反思自己,并彻底影响了我。
书中四个角色在没有找到充裕的奶酪前,都是努力奋斗,奔跑在寻找奶酪的路上,虽然忙碌但是很充实。在找到充足的奶酪后,他们的心态慢慢地发生了变化。匆匆和嗅嗅没有因为有了奶酪而改变自己,把跑鞋束之高阁,在享受的同时,时刻做好了继续寻找的准备。哼哼和唧唧每天看到吃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奶酪后,慢慢地开始贪图享乐起来。他们认为这儿有吃不完的奶酪,并且奶酪想当然的属于他们的,逐渐变得懒散起来,不思进取。他们每天过着安逸的生活,没有去觉察奶酪是否有变化,当然他们也不会去想。嗅嗅和匆匆还是每天在迷宫里穿行并且时刻在观察着随时可能出现的变化。
直到有一天,奶酪突然没有了,他们的反映也各不相同。嗅嗅和匆匆没有感到吃惊,没有思考,接着穿好跑鞋,继续踏上了寻找新奶酪的征途。哼哼和唧唧面对突然而来的变化,觉得不可思议,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为什么奶酪没有了?是谁动了他们的奶酪?甚至他们还想总有一天奶酪会被送回来,他们会重新过上幸福安逸的生活。他们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每天在不停地分析和研判。直到后来奶酪可能真的回不来了,他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值得庆幸的是唧唧经过了深度思考,接受了现实,踏上了寻找奶酪的岗位,并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和艰苦卓绝的努力,成功地找到了新的奶酪。最可悲的是哼哼,就是不愿意接受现实,也不愿意去克服困难寻找新的奶酪。
通过读这本书,我们应该学习嗅嗅和匆匆,时刻关注变化,用最简单的方式迎接,而不是没完没了地分析。学习唧唧,虽然奶酪没有了,但是不一味地沉浸在抱怨和质疑中,而是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找出原因,学会快速适应新的变化,重新找到奶酪,体验幸福和快乐。
读了这本书,我体验很深,受到的震动很大。特别是学会适应新的变化比没完没了地分析,更能体验到幸福的快乐,对我而言感受颇深。其实很多人可能像我一样,对出现的新问题和发生的新变化,不会立刻接收并去落实,可能会像哼哼和唧唧一样,先排斥和抱怨,为什么奶酪没有了?为什么没有人来告诉我?甚至像哼哼一样,就是不去适应。譬如说,学校安排读书。可能会像哼哼一样,根本就不去读书学习,总认为自己的知识已经够用了,是老教师了,经验丰富。可能会像唧唧一样,心存着排斥感,但是还是象征性地打开书看看,走马观花。当你真的开始读书了,会发现读书的乐趣,继而转变自己,去喜欢读书,爱上读书。我的想法是有了新书,不去思考,而是先行动起来,书中自有黄金屋,慢慢地会喜欢读书,你也会爱上读书。还有本学期学校开展的思维课堂,重新调整了学生座位,相比传统的方式,更有利于学习,但是带来的问题是学生常规不太好管理。那怎么办?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不去分析它的不足,而是思考怎么去解决问题。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那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书中最后唧唧的反思值得探讨,一是遇到问题不要复杂化,简单行事比没完没了地分析更能解决问题;而是时刻关注细小的变化,才能应对出现的问题;只有自己从思想上改变,才能彻底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