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的《多维思考》课程,我们教授思考工具PMI,选择讨论“写作业时是否可以听音乐?”
同学们通过罗列做作业听音乐的优点和缺点,聚焦到这四个问题:
1,什么样的作业可以听音乐?什么样的作业不能听?
2,什么样的音乐促进思考?什么样的音乐干扰思考?
3,什么样的人更合适听音乐思考?什么样的人不合适?
4,什么样的场景,更合适用音乐来营造学习氛围,或者舒缓情绪? 这是思维建模的过程。
(这个讨论,仅限于普通人,天才除外。 )
一,什么样的作业可以听音乐?什么样的作业不能听?
作业分为:无脑作业、有脑作业、烧脑作业
无脑作业主要是抄写,可以一边写一边听音乐,有两派观点:一组认为随便什么音乐都可以听,一组认为最好还是听轻音乐。
有脑作业只要指你擅长科目的简单题目,可以听音乐;
烧脑作业指需要全神贯注来回思考的作业,比如数学难题,背书,以及需要听说读记的学习项目,均不要听音乐;其实当你集中心神时,会充耳不闻的。
这么看来,可以听音乐的作业其实很少。
二,什么样的音乐促进思考?什么样的音乐干扰思考?
同学们列了三点:
(1)无歌词----否则会不由自主随之哼唱起来,父母看见会产生家庭纠纷;听不懂的歌词倒可以;
(2)没有强烈的情绪,否则情绪被干扰----比如做语文阅读听到加勒比海盗,会产生迷之自信,随便答题还自以为正确。
(3)古典舒缓的音乐,同学们推荐了几个曲子《1812》《月光奏鸣曲》,我自己在课上经常放的《沉思曲》、《新大陆交响曲》、《夏日最后一朵玫瑰》,作用各不相同。 反之,节奏强烈、情感强烈,有歌词的音乐,不合适做作业听。
阿尔法波音乐,也合适促进思考。
三,什么样的人更合适听音乐思考?什么样的人不合适?
自制力高的同学,分场合选择合适的音乐,促进思考,或者舒缓情绪是可以的,不过依赖音乐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毕竟重大考试时没有音乐辅助的。
如果自制力差的同学,索性别听音乐了吧,任何音乐都可以成为干扰。
四,什么样的场景,更合适用音乐来营造学习氛围,或者舒缓情绪?
如果放学回家比较累,可以先听听音乐,到了做作业的时间就关掉;
如果作业中途比较累,也可以听两首曲子,10分钟左右。
其实入睡前听音乐,也很愉快,在柔美的音乐中结束美好的一天。
综上所述,同学们觉得“做作业听音乐”这件事,值得深入探讨,却不需要为此和家长争吵,争执是粗糙和低效的。
我们通过教授思考工具PMI,罗列优缺点----聚焦兴趣点----搭建思维模型----形成完整论述,很高兴今天上午大家有这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