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今天就这跑步这个契机把狗熊会员播客《刻意练习》听了一遍。狗熊用娓娓道来的语气把整本书复述了一遍,并且加入了自己的实战理解。
整本书讲了什么
整本书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历史上或者现在比较厉害的人都是经过刻意练习的,刻意练习后大脑会像肌肉一样越练越强。
那么什么是刻意练习呢?刻意练习不同于一万小时定律,它强调有针对性的专注的联系需要突破。刻意练习时需要突破舒适区对异常情况进行演练,比如跑了十多年伦敦出租车司机能够很快的判断出哪里会塞车到哪里路线最短;而同样跑了十多年的公交车司机在高速上驾驶时显得有点像一个初学开车的人一样,公交车司机没有在高速上开过车没有遇到过这种场景所以直觉反应不过来。
公交车司机的例子说明了什么呢?如果我们希望在某个场景下能够自如的反应,那么就需要在这个场景下刻意练习,形成一种直觉套路(心里表征)。
对我生活的启发
如果一项技能很久不用是会退化的比如弹吉他。同理,在漫长的工作生涯中我们是会有职业和工作属性变动的。以前掌握的某种技能如果隔了3-5年不用,当你需要用它的时候估计在熟练度上比不上工作两三年一直用这个技能的人。一方面你需要进入该项目的context;另一方面你需要熟练起来,你需要回忆然后熟练运用起来。
随着年龄增大,你如何与年轻人竞争呢?其一,那么最好不让工作所需要的技能不变动最好,即不管工作变动与否都是需要同样的技能。其二,你需要把你对技能的理解写下来,这样在帮你你重新熟悉技能上会有很大的作用。
刻意练习 与生活随性
刻意练习不是刻意生活,刻意练习强调适当的跳出舒服区专注有目的与你所需要面对的场景进行交互。
我们刻意练习是不只是为了需要刻意掌握某种技能,它更是让我们专注地熟练地与周围环境交互。
我们如何与周围环境交互某种程度上定义了我们存在世界上的理由。一成不变的话迟早会被觉得生活无味。要有更好的生活体验和质量的话,需要我们专注的融入其中。对某些事情可能需要刻意练习之才能感受到那种练习得到后的美感。
关于导师
表征是知识在个体心理的反应和存在方式,我们获得了某项知识一定有其心理表征。你学得越扎实其对应的心理表征越清晰,想象你有一副知识地图的情况下,你在知识的岔路上走路是不是更加的有目标更加坚定。
网络上的可汗学院就是强调以练的方式来构建心理表征,在上一步知识的心里表征学扎实了后再进行下一步练习。而可汗学院根据总的知识体系拆分成一个个练习,这样我们根据他们铺设的道理往前走就可以慢慢构建心理表征。
导师的一个作用也是给我们提供一个心理表征,当你学到A的时候导师会告诉你下一步应该往B方向走。当然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与导师沟通和探讨,这是你独自练习所不能比拟的。当然,实际生活中我们不一定都有导师带。在此情况下,首先你不能走弯路,借助互联网工具获取心理表征;其次,你可以从现有产品去推导其技术实现,你不能只是埋头学习你要把所学的与你生活中的东西联系起来,比如从科大讯飞翻译如何实现的原理上去了解AI技术中的原理。
当然最好的方式是向值得你学习的人学习跟他一起学习探讨,他其实就是你的导师了。
关于原书
道理听了很多还是需要落到实践,我现在专注把心里的想法落实到地。这本书以后有空会阅读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