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知乎上有这么一段对话:
问:你们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
答: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也有人问过类似的问题:出国学习,喝了那么多洋墨水,不照样还是要回国?还不如不出去呢。
我认为,出去了看到了许多不同的事物,感受了许多异域风情,认识到原来生活还可以是这种样子的。
不管在哪里,至少我不会随地吐痰,不会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不会不顾红绿灯横穿马路。
也许你要说,即使不出去也能一样。
可那又怎么会一样呢?很多的优雅是别人天生就融入骨子里的流在血液里的,不是后天才养成的。就像世家,就像贵族。
我想,如果从我们现在开始,那么我们的下一代应该就可以有了。
今天晨读分享的是:过多的信息会抑制行动,发现水的并不是鱼和最小成本试验法。
参考书目:《做,就对了:斯坦福大学未曾公开的成功课》[美]赖安·巴宾诺、约翰·克朗伯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