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是我最崇敬的一位女性,她是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她学识渊博、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她善良而又坚强、从容又优雅,一生笔耕不辍,留下很多文学作品,我最喜欢的就是她在耄耋之年所创作,2003年出版的散文集《我们仨》。
记得那年我从图书馆借回《我们仨》时,看着淡黄色旧旧古朴的封面,摸着封面上柔软的、均匀细致立体的竖线条纹,内心不由涌上一股崇敬之意,竟然不忍去翻开,我上下左右抚摸了好几遍,似乎看到满头银发的杨绛先生,在一个个夜晚坐在书桌台灯前回忆往日的岁月,深情地创作着这本打动无数人的《我们仨》 。怀着敬意,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内心久久不能平复,竟然舍不得去还书。
书中杨绛先生写了和钱钟书的爱情故事,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有的只是日常的一些琐事,比如钱钟书给给杨绛炖鸡汤、剥蚕豆;比如她们在牛津大学一起研究做红烧肉;钱老在六十岁学会划火柴给杨绛做早饭等等,杨绛先生用平和的语言回忆着这些美好的瞬间,但字里行间满含真情,充满温情,让我们感受到这对“神仙眷侣”是如何相扶、相守、相持一生。随着爱女圆圆的出生,这个家庭变得更加欢乐和密不可分,机智聪明、活泼可爱的圆圆和钱钟书不似父女,更似玩伴的关系,让我们看到这个不普通的家庭却又和很多幸福的家庭一样,充满朴素的爱。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书中第二部分,杨绛用梦境的形式完整地记录了这一“万里长梦”,讲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后阶段相依为命的深刻情感,回忆了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先后离去的过程。杨绛先生以“梦”的形式描写女儿和丈夫最后的岁月,也许是由于那一段是杨绛先生不愿去回忆,令人撕心裂肺的岁月,以“梦”的形式,能滤去不堪回首的往事和细节。
看完这段心中像堵着一块石头,深感杨绛先生的痛苦和坚强,人的一生必定会遇到很多苦难,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像杨绛先生一样去坚强面对,珍惜每一次的相遇,每一份感情,每一份温情的瞬间。
一本真正打动人心的好书,杨绛先生向世人展现了她的豁达、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阐明了幸福的意义,就如她书中所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