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山上有云
当我们谈论写作的时候,可能你确信我们说的是同一件事。我们讲到灵感,谈论关于写出来的句子和那些没有被写出来的感觉,你感受到每天坚持要写出些什么来的折磨和痛苦,或者体会到找到个题目,畅快地写出来的喜悦,可能我们很多人都一样。
每一天,你和周围的人交流,你知道当你说出身边每件事时,那些听你说的人都知道那是什么。万物都有名字,我们为了互相懂得所指的是什么,为每样东西命了名,包括那些存在于头脑中的情绪、感受,心里的想法,你向好友倾诉,你说出你的心事,并且期待得到理解。
啊对了,理解。我们需要的就是这个。头脑里的思想和你的心情不能直接被读出来,总是需要一些恰当的词语来表达,高兴,伤心,悲哀,内心感受到的一切。你期望通过你的表达,让别人知道你正在经历的一切,你想要的一切,你不喜欢的一切,如果你不能用语言说出来,就用眼神,用表情,用动作。
我们受到的教育,学会的语言、文字,不断更新的概念、定义,都在营造一个共同的世界,当你说刮风的时候,我知道是那种呼呼吹过来的空气,头顶上的是天空,脚下的是大地。周围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名字,你不认识的东西也有自己的名字。
但是,你真的确信理解你所使用的词语的含义,你的确知道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与听到的人理解的意思一样?
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种语言,有那么多地方对同一件事用不同的说法,有那么多人从未见过别的世界,甚至从未意识到对这件事有别的说法。还有好多你不知道不懂得用什么词语来形容的东西,比如生在北方的你,会以为绿色的芒果是没熟,其实那是一种香芒,熟透了也是绿皮的。又或者南方人不说“您”,对长辈说“你”并不代表不尊重,但北方的大爷大妈会不高兴。第一次上南方的丈母娘家,饭桌上丈母娘老是问你,这个会不会吃,你不高兴:我怎么不会吃,吃东西谁不会?但其实,人家只是问你吃不吃得惯……
网络用词多起来了,你不上网就仿佛与世界隔绝,所谓理解认同,不过是大家的一种善意,是愿意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来理解。
这还只是名词、概念,一些事物的定义。到了心理头脑的层面,区别可能就更大了。你头脑中有很多固有的观念是你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那些是你预设的逻辑,或者类似无需论证的公理,你不会想到需要加以说明。你觉得温暖的阳光可能他已经觉得太刺眼。你问那些人怎么能忍受天天打麻将坐在村头发呆,他们觉得你不知道什么是生活,不会玩耍……
这个世界有时候差别太大。当你描述一件别人从未见过的事,一定很难让他理解。同样,当你表达一种别人未曾经历的心理过程,也不过是提供了一种想象的可能。难怪都说,世界上根本没有感同身受这件事,你被火灼伤的痛,他人也许能认知到那是一种火辣辣的感觉,但究竟怎样的火辣辣,怎样的难受,没经历过的人,想象不出。
不同语言,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概念。你以为的理解,不过是基于你自己的概念,不一定是对方所认为的事情。有好多时候,那些词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里,并不能一一对应。
好在这个世界里,有如此多的文化,能认识到这种不同,学习各种表达,尽量精确,尽量体会,也是我们要终生学习的过程。
还有更重要的,懂得事物不一定是唯一的,你对了,别人也不一定就错了。你知道有不被懂得的可能性、误解的可能性,甚至完全错位的可能性,也许会对别人的世界有更多的包容,更少的抱怨,也才能真正懂得用更好的方式表达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