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有一只小猴子,第一次离开出生的山顶,一路往山下走去,看什么都很新鲜。到了山脚,小猴子看到地上有一粒芝麻,从没见过,觉得是个好东西,就带了跑路。走了没多久,又看到一个玉米棒,小猴子想了,玉米棒比芝麻大多了,岂不是玉米棒更好,于是便丢掉了芝麻,捡起了玉米棒。一路继续往前,又经过一个西瓜地,小猴子立马丢掉了玉米,捧回了西瓜。不过西瓜真的很重,小猴子抱着赶路倍觉辛苦,不远处突然跳出了只小兔子,小猴子改变主意了,还是觉得小兔子好,于是丢了西瓜开始去追小兔子。当然怎么追得过小兔子呢?结果小猴子两手空空,到最后什么都没捡到。
大脑喜欢惊奇
大脑就是这样一只猴子,喜欢惊奇,也擅长跳跃。大脑喜欢惊奇,源自随机网络,大脑网络节点之间的连接随机形成,连接数目要么极多要么极少,如果一个事物越能刺激神经元,神经元产生的连接就越多,同时解释了大脑为什么会喜新厌旧,重复的次数多了,神经元之间便建立了神经回路,新的刺激不再能产生新的连接。
体验新事物时,大脑刺激神经细胞生成,同时促进神经突触连接,神经元连接越多,接受新信息的能力就越强,保存时间也越长,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小猴子迈过草地、跳过小沟、踏进了芝麻地,它也许见过野草、看过小鱼,却只捡起了芝麻。
人类的大脑也一样喜欢在各种事物之间跳跃,当我们坐在办公桌前焦头烂额时,会记得周末独坐咖啡厅享受音乐的时光;当我们走在人潮拥挤的公交站时,会怀念朋友在海边度假的情景。
可供性
故事中猴子从山顶往山下的经历,便是与环境的互动。生态心理学就是研究环境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它认为人们的心理感受与其所经历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生态心理学的奠基人詹姆斯·吉布森,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可供性,就是物可以提供给人行为的可能性。
身处山中不同的人有会不同的感受,在观光游玩人的眼中,这是开阔视野、体验大自然的场所;在政府眼中,便是一个可以创造经济价值的商品。
可供性是让人们关注物的属性在某个环境或者情景下的可能用途,而非物的特定属性所限定的单一用途。
猴子第一次下山,山便是这个自然环境,山中的芝麻、玉米棒、西瓜、兔子都是物体,当猴子捡起这些物体时并没有当做食物吃掉,而只是觉得新奇,带在身上,这些物体便多了一个玩具的属性。
深泽直人从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开始,非常重视对人的行为与习惯进行观察和研究,以设计出被其称为「无意识设计」的产品,即让人们可以不假思索就能使用,这个故事便是如此。
猴子的成长
猴子虽然没有获得什么,但它收获了全新的体验,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体验到大自然的新奇。如果猴子从一开始便抱着芝麻不放,它必定错过认识玉米棒、习惯和追寻兔子的乐趣。
和猴子一样,这个故事我们收获了什么,取决于我们赋予它的意义。如果这是一段旅程,那么猴子得到了;如果是一次秋收,那么猴子的确一无所获,可猴子本来也没有付出劳动呀,这些可都是捡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