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慌慌
现在有谁能为你手写一封信?
我想,我有。
在离开珞瑜路152号之前,你为我手写一封长长的信。你说,你要我保持童真;我说,你爱书,我送你“爱书人的圣经”,你要好好照顾自己。
真挚、纯粹、深情和希冀。
……
01 因为你养成读书的习惯
时间回溯到半年前,那个我们一起奋斗的日子。
“你不爱看书吧,我都没怎么看见你看书唉,”你无意说到。
“额,这个问题,怎么回答讷,要看是什么类型的吧,”我尴尬地回答。
从那以后,我小心翼翼地,并且开始大量地阅读各种书籍。可是,我还是赶不上你读书的脚步。
“我最近看了一本是枝裕和的书,叫《奇迹》,好好看啊,”你在自习室里说到。
“你知道白先勇吗?他写的《纽约客》真的巨好看,”在回武汉的动车上你说到。
这本书很好看,那本书很赞。我想这是我们之间除了商讨每天吃什么以外,你对我说过的最多的话了吧。
总是说,耳濡目染、近朱者赤,渐渐地我也爱上了看书。因为读书可以畅游在作者构建的海洋中,静静冥想。还可以与你分享读书的心得和快乐。
临近毕业,我看完了《查令十字街84号》。想着毕业要给彼此留一个念想,于是,买了这本书送给你。
因为,它是爱书人的圣经。
还因为,我们真的与他们很像。
手写一封长信,祝愿彼此安好。
02 幸好我们彼此都在珞瑜路152号
相隔万里莫逆于心,二十年缘悭一面。
幸好我们都在珞瑜路152号,可是汉芙和弗兰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这是一个关于作者和书店老板之间的故事。纽约女作家海莲和一家伦敦旧书店的书商弗兰克之间的书缘情缘。双方二十年间始终未曾谋面,相隔万里,深厚情意却能莫逆于心。无论是平淡生活中的讨书买书论书,还是书信中所蕴藏的难以言明的情感,都给人以强烈的温暖和信任。
然而,二十年的时间,除了书信的交流之外,他们没能见上彼此一面。也许,这是留给彼此最好的结局吧。
汉芙最后终于推开了查令十字街84号的大门,可是弗兰克已经逝世,不由得留给我们一丝丝的遗憾。二十年的时间,他们彼此陪伴对方走过最艰难的时期。说是彼此的灵魂伴侣,好像又亵渎了他们之间的这种感情。
一生未见,书信相连。
见到查令十字街的汉芙说,如果你们恰好路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
一句话,一生情,满腹感慨与五味杂陈。
03 因为查令街84号,我想留一封信给你
因为你,我爱上了读书。因此,才有机会遇到《查令十字街84号》,这本所谓的爱书人的圣经。
总觉得,在毕业的关口,我想留给你一点念想。所以,我选择了书信和这本《查令十字街84号》。并附言,“书我已经看完,不要在问我看没看啦。”
因为查令街84号,我想留一封信给你。我不想因为毕业就从此切断了联系和感情,汉芙和弗兰克虽然一生未见,但书信相连,给彼此最好的牵挂和记念。
一封长长的信,祝你在新的征途上好好加油。
手写一封长信,愿我们与他们一样友谊长青。
……
记得木心在《从前慢》里说过,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随着时代的发展,好像人们逐渐忘记了书信这种传统的交流方式,逐渐缺失了那份因为「等待」而带来的更加丰富的情感。从前活得很慢,当我们不能即时通讯时,等待既是一种焦虑,又是一种幸福。
然而,微信、qq等即时通讯的迅速发展,好像让我们离得更远了。虽然分别,哦,没关系,我们可以视频和语音。但是,「现代通讯的便捷,让离别失去了意义」。科技消弭了空间的距离,却不小心增加了心灵上的距离,当我们习惯了在微信上交流情感时,面对面的交流有时反倒显得陌生起来了。
我喜欢那种「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满心期盼,那种感觉有时候是多么的美好。
我喜欢那种和心有灵犀的人冥冥共读,时而戚戚于心,时而耳提面命的感觉。
我喜欢那种汉芙和弗兰克书信沟通的方式,等到十年以后,看到满满的信件箱,我会莞尔一笑。
《查令十字街84号》让我重新回归本源,回归传统的交流方式,回归读书,享受当下的美好。
不过,幸好。
我在珞瑜路152号,你也在。
虽然,现在,
我们毕业,但我们书信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