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的时候,每逢端午,多半是要下雨的,在我们老家那边,至今还流传着白龙探母的故事,据说端午前一天,是白龙的生日,在我家不远的一条河边,还有一座破旧的庙,便是白龙庙。每年端午前一夜煮粽子的时候,奶奶都会给我和弟弟讲古时候有一个女子因为误饮雨水,有感而生下白龙的故事,想一想,这些大约都是二十好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奶奶已经六十多岁,身体虽还硬朗,田里的农活却已经是干不动了,于是农忙的时候,便负责一家的饮食,五月份虽还未到盛夏,中午时分也已经是艳阳高照,暑气逼人了,一早父母爷爷便已下田,奶奶早早的起来,熬好了绿豆汤,待我和弟弟起床,吃了早饭,便将绿豆汤盛出来,打发我们送到田里去。到了端午前一天,吃过午饭,她便开始张罗包粽子的事。
将糯米放在水中浸泡,将麻绳裁剪整齐,也一并放入水中备用,接下来,便要准备芦苇叶了,我家的房后便是芦苇塘,若是平时,站在岸边便能打到苇叶,这个时候却是不能的了,因为包粽子是家家户户的事,四周的苇叶早早的便被人打了干净,一杆杆芦苇,失去了全部的叶子,像一支支箭,在水中蓄势待发。
如果要打到好的苇叶,便只能下水,水并不深,对于我们这些自记事起就会游泳的孩子来说,下水是平常的事,脱去长裤,赤着脚,手边放一个脸盆,用来放打好的苇叶,走不了几步,身影便隐在了芦苇丛中。
奶奶不时的叫我几声,招呼我小心,中间还伴随着弟弟的呼喊,他早已等的不耐烦了,因为还小,奶奶并不让他下水,他便折了苇叶,卷成喇叭,放在口中呜呜的吹,惊起了芦苇丛中的水鸟,噗噗的从我头顶上飞过。
脚下不时有踩到田螺,伸手捞将起来,放入盆中,芦苇没入水下的部分,上边也大多吸附着螺狮,挑拣一些大的,一并放入盆中,如果运气好,还能摸到河蚌,鱼儿不时的撞到我的腿上,待我伸手去摸,却早已不见了身影。鸟儿在芦苇上筑巢,几根芦苇连在一起,变成了他们巢的支架,鸟窝里的鸟蛋我们是不取的,这是大人的规矩。
当我全身湿透,在奶奶的呼唤下不情愿的上岸的时候,盆里已经盛满田螺,打好的苇叶铺在上边,弟弟急切的在拨去苇叶,从中捡取一个最大的田螺,好奇的捧在手上,不时放在耳边。
待我换好了衣服,奶奶已经把芦苇叶修剪整齐,和糯米一起浸在了水中,弟弟找了一个瓦罐,将那只最大的田螺养在了里边。
一家人吃过了晚饭,母亲收拾好桌子,奶奶指挥我们把东西都搬到桌子上来,外边起先下的小雨,此刻也越下越大,雨水沿着瓦楞流下来,起先还是点点滴滴,后来便变成了水帘。
奶奶将两片苇叶错落的叠在一起,双手向外一兜,便形成了一个袋状,一手捏着,一手从旁边的盆里捏出适量的糯米来,这量要多少适中,多了待煮熟的时候就会充破苇叶,少了的话又会显得空,至于多少,全凭感觉。奶奶自然是里手,我和弟弟学样包出来的,多半会在出锅的时候,变得奇形怪状,但谁又会在意呢!几经穿插之后,粽子便包好了,奶奶包好的粽子即便不用麻绳缠裹,下到锅里也不会散开,至于缠裹,多半是防止糯米在里边过分的膨胀,不易成型。
将包好的粽子依次下了锅,方才加水,待水没过粽子少许便可以了。奶奶一边在灶内加柴火,一边给我们说小白龙端午来看母亲,把母亲吓死的故事。弟弟站在屋檐下,用手接檐上落下来的水,捧在手里,给我看,奶奶吓唬他,说里边有龙子,千万别弄到嘴里,弟弟便丢了水,去拨弄田螺玩田螺探出头,好奇的观看着这个未知的世界,长在两个触角上的眼睛,警惕的四处张望。
粽子要慢慢的小火熬着,这样香气才能出来,不多时,锅盖四周便冒起了蒸汽,芦苇叶的清香和糯米的糯香一并扑鼻而来,充斥了整个房间,从房屋的缝隙了蔓延开去。
灶内只留下死火,冒着暗红的光,不时传来噼啪的响声,火星四溅,奶奶用挡板把灶口挡住,便招呼我们去睡觉,粽子要在锅里放上一夜,这样苇叶的清香才能完全浸透到糯米内。
第二天天一亮,我们便早早的起床,妈妈给我们每个人的手上都缠上了五彩的丝线,脖子上挂着装有鸡蛋的网兜,父亲站在板凳上,将艾条插在房檐下,屋外爷爷架起了鞭炮,招呼我们过去燃放,村子里早响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
待放完鞭炮回来,奶奶早已将粽子出了锅,我和弟弟辨认出各自包的粽子,拿出来给大人鉴赏。大人照例要夸奖一番的,顺便给我们几块钱,算是过节的礼物。
粽子被剥去了外衣,形状规整的摆放在盘子里,咬一口,清香四溢,算是在那个物质贫乏年代难得的美味。
很多年过去了,如今奶奶已经90多岁高龄,眼睛已经不大能辨认出人,耳朵也不太好了,至于粽子,到了端午,家里也不过是买几个应景罢了,谁还会真心的喜欢吃呢!就连房后的那片芦苇塘,也因为取土的缘故,芦苇变得稀稀疏疏,早已没有了当年的模样,谁又会在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