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的起源处指向对世界本源的探究。最早的一位哲学家是泰勒斯,他认为“水是万物之源”,就这一句话成就了“哲学之父”的英名。“父”之为父,就是最早,而且确实可以成为哲学的开端,因为之前的世界解读者,以神话的方式,到泰勒斯则把世界本源归结为一个具体的事物——水。哲学之为哲学,就是揭示事物背后的本质。
开了头,就会有对话者。安纳克西曼德觉得泰勒斯的说法太武断,那么丰富的世界怎么可能只有一个具体的根源?他同意世界万物是由细小的物质构成,但这种物质是无法确定的,无限丰富的世界就应该是无限丰富的无法定性的微小物质构成,他把这种物质称为“无限定者”。构成世界万物的只能是未具体为物的“无限定者”,而不是可见可感的水,一个具体物怎么能转化成其它具体物呢?泰勒斯带人透视世界,安纳克西曼德则提醒人要更复杂的想问题,不要归结得太快。
到了安纳西梅尼,觉得无限定者的说法有些神秘,还是应该更明晰一些,结合泰勒斯的看法,他认为万物之源是“气”。这就是进一步的抽象,把万物之源从“水”向后又推了一步,即看不见的更抽象的“气”。他还解释,火是比较精纯的气,气可以生水(比如天上下雨),水进一步挤压就成泥土,再挤压就是石头。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首先想到万物根源首先是火、水、土,而这些的根源又是气。
恩培窦可里斯既受其启发又不同意,他更同意安纳克西曼德,丰富的世界不可能只有一个根源,丰富!要丰富!世界的根源应该是土、气、火、水(此即世界的四根)。“爱”的聚合形成不同的事物,而“恨”则分散事物,使之复归为四根。
安纳萨哥拉斯觉得这种分析还是显得粗疏,土、气、火、水毕竟可见或可感,这么具体的几种物质怎么可能组成无限丰富的世界万物?他认为世界之所以丰富是因为有无限丰富的种子般的微粒,每一个种子都蕴含着整体的结构,正如一个表皮细胞如果培育起来就可以长成一个全新的个体(克隆就是这么来的)。如此,正是这些无限丰富的种子,生发成无限丰富的世界。
德谟克利特承接安纳萨哥拉斯的种子说,提出原子论,其所谓的原子,不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内涵,而是指不可分割,作为物质的最小单位。
以上这些观点都是在探究世界的本源,也就是都认为世界必然不是来自虚无,而是来自某一或者某些根源。我们现在很多时候也是觉得世界应该有个源头,似乎这样才能安心。不过即使科学发展至今,似乎也不能完全确认世界就是有一个本源,即使可信度最高的宇宙大爆炸,也是一个假说。
早期哲学家的伟大就在于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世界没有所谓的本源,从来就是如此,事物本身也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杨树还是杨树,猴子还是猴子,鳄鱼不能变成大象。这个人就是巴门尼德。他虽然也看到世界的万物的变化,但这只是现象,某种内在的东西就是不变的。
哲学家经常彼此对峙,赫拉克利特就坚决反对巴门尼德的说法,他坚持认为“变化”才是世界的本源,他认为世界是一永恒的活火(火是最富于变动的,这里的火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能实物化),一直在变动不居。他最著名的话是:“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人在不停的新陈代谢,此刻的人已经不是彼时的人;河流也在不停的流,此时的河已经不是那时的河。
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谁说的对?
似乎都有道理。二人在理性的角度,竟走到了一起,巴门尼德相信理智,赫拉克利特也认为变化的背后有一个“普遍的法则”在指导着。其实哲学家们的思想虽然有的时候南辕北辙则,但有的时候在某些地方却神奇的相似。当这两位哲学家在理性上达成一致时,恩培窦可里斯认为事物变化的背后是爱和恨,安纳萨哥拉斯也认为世界运行的秩序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心灵”或“睿智”。
德谟克利特不认为有什么力量支配着世界的变化,他认为世界上唯一存在的就是原子和虚空。这就是一句比较玄妙的话,关键要理解“虚空”的的内涵。有人认为虚空指的是空间,原子要生成事物需要空间,有了空间,原子才能进行各种组合,形成万物。
这样说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与虚空,有点类似儒家的仁道,正是这个仁道创生万物。之所以言虚空,是说万物形成之前是“无”,也就是万物未生之无,正因为此,原子可以任意组成万物,生命力在原子本身。这样说的目的一方面是想进一步理解德谟克利特的说法,另一方面也是剖析这位古代哲学家智慧之高妙。
以上这些哲学家的想法都很玄妙,那个时候没有发达的科学,全凭大脑的抽象思考,而且很多原理直接启发了科学。这些哲学家的共同特点都在研究大自然——当然这个自然包含人本身,是人我不分的世界整体——所以被后世哲学史家称为自然派哲学家。细细体味这些哲学家的思想,尤其在几千年前,哪一个都不简单,都是很伟大的思考。
不知觉间,我们借助对这些哲学家思想的了解,悄悄的走进了哲学的殿堂,迎面走来的下一位哲学家是苏格拉底,他把哲学从自然引向了人本身……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