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之师
上篇说到,乾坤和则天地宁,故乾坤之道乃阴阳万物之首,万物繁衍生息自有其定律,顺道而为,方可傲然屹立于天地之间。
故余先天之师乃 为己生身之父母。常言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身有伤者,必贻亲忧”因此,爱惜自己身体,乃为人道之根本,大道至简则孝行天下。自降生之间,人之初始,则本性为善,
故《百孝篇》开篇曰:“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孝是人道第一步,孝顺子弟必明贤。”《孝经》中也提出:“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是百行之源,孝是八德之首。可见,孝之重大。
何为孝?
“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为何孝?
水有源,源远流长;树有根,根深叶茂。父母是源,父母是根,父母之恩情比山高,比海深。
母亲怀胎十月,妊娠呕吐,寝食难安,周身不适,虽身患病,但也不愿药石诊治,唯恐伤腹内胎儿。
降生之日,母亲痛不欲生,如闯幽冥鬼关,故子女之降生乃为母亲受难之日
继之哺乳,母亲以身之骨血,化为甘美乳汁,以育养子女,故母爱之伟大,世间无可比拟。
如何尽孝?
首先养父母之身即为孝身,其次父母之衣食住行具要以至诚之心赡养。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当我们为人父母时,方能真正感受到父母之恩重如山!就算我们倾其所有,也难报父母万分之一之恩情。
世人皆知“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孝敬父母乃是天经地义,但现今诸多子女总是惯于父母之给予,稍不如意就顶撞父母、怨恨父母,却从未思考如何去报答父母。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之寿和子女之寿均难以确定,子女全心尽孝能有几何?故而珍惜眼前老人,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是人之幸甚。
父母之学识虽不尽相同,但对子女之爱确是等同,《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故子女能有后来之成就,均为父母先天之教化,而《弟子规》中“入则孝”乃为人伦第一教。盖天地伊始,万物萌生,先天之师,为生身之父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