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聊天聊到年龄差,小朋友小的时候,报年龄都是以月为单位,差几个月都会有明显差异。长大上学了,我们以年为单位计年龄差。成年以后,我们多以10年为单位区分,比如80后,90后。
这种差异的源头可能在于”变化”。
为什么年龄越大,我们越少有变化?从生命的长短来讲,我们是把日子过长了还是短了?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是变长了还是变短了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感觉时间消逝得更快了。日复一日的生活,使得我们对经历的事情感觉日渐麻木,甚至都记不太清楚每天都做了些什么。正是因为我们生命中经历的那些事情是依赖于我们记忆的,所以随着日复一日例行公事般的生活,我们主观上就感觉时间好像变快了。对很多人来说,充实而又丰富多彩的人生同样也是漫长的人生,因为实际上,我们可感受到的时间也说明生命是有限的。
对这种现象的常见的解释是:随着年龄的增加,“1年”和自己的年龄相比就显得相对短了一些。比如说,对一个10岁的孩子来说,1年就是他生命的1/10,但是对一个80岁的老人来说,1年只是他生命的1/80,很明显,后者给人的感觉相对比较短。但是问题是,这种对时间的感觉的计算方法真的有理论依据吗?还是它仅仅描述了这一现象而已?其实,这种解释似乎拉近了过去和未来之间的距离。时间视角与“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些时间概念都有关,而这些时间概念在我们的人生中是不断变化的。
大量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时间段内人脑记住的事情和经历的变化的数量是一定的。某个时间段内发生的事情或者语境变化越多,人对这段时间的主观感受就会越长。(2)语境的变化与环境和人类的思维感知世界有关。很多在某段时间内被感知到的变化,会使得人们对这段时间的主观感觉变长,但如果是无所事事地度过一段同样长度的时间,人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如果我们回头看,似乎那些充满回忆的时光才显得格外悠长,比如我们在度假的那一周见识了不少东西,那么我们就感觉这一周的时间比平时往返于家和办公室这种两点一线的日子要长得多。
要想全面理解对时间流逝的主观感觉,就必须要提到“时间悖论”这一概念。(4)对同样的时间长度的感知,依赖于什么时候去感知时间长短,在不同的时间去评估时间长短,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比如我们估计未来做某件事的长短时,可能在这个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还在估计,这种评估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时间的流逝上,但是当我们估计过去做某件事情所花时间多少时,我们肯定是在这件事情结束了之后才去估计的,也就是说,这是对时间的回顾。完全不同的认知过程参与了这两种不同的评估。比如说我们在候诊室等了医生半个小时,当我们时刻关注着时间的时候,会觉得这段时间简直太漫长了,但是之后,我们再回过头看,甚至想不起来我们到底等了医生多久。因为在那段等待的时间中并没有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情,所以我们回顾的时候,那段时间就缩短成一小段甚至都可以被忽略的时段。相反,如果我们花了半个小时和一个很有意思的人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我们甚至感觉不到时间在流逝,我们会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但是回头看呢?我们会回忆起来在那段时间里发生的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所以我们就觉得聊天的那段时间其实很长。
“时间悖论”这个理论可以在较短的时间段内发挥作用,比如说半小时后,我们把刚刚经历过的时间和同等长度的时间相比较。但是如果说要对几年甚至是几十年这样长度的时间和生命长短进行感知,那就只有回忆可以发挥作用了。
经历越多的人,活得越长
对时间的感觉是取决于体验过的和脑海中记住的那些丰富多彩的体验数量的。因此,我们生活中所体验的东西有可能对我们感知时间流逝产生影响。一段时间内的记忆内容意味着一段我们觉得比较长的时间,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的情绪就开始发挥作用了,许多很重要的大事一旦和感觉联系了起来,就会被频繁并且详细地回忆起来。人们完全可以说,那些重要的事情之所以可以被记住,就是因为我们在这些事情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8)或者反过来说,我们可以回想起来的自己的某段往事,也是取决于与之相联系的感情。我们的生命中的珍贵体验越多,我们的生命越丰富多彩,我们的生命就延伸得越广阔。
这个理论其实可以指导我们的行为,进而让我们有更多的体验。如果想让自己的生命时光过得慢一些,人们可以不断地对自己进行新的定位,不断地去体验新事物,而这些新的体验,由于被赋予了我们的感情,就会被长期地储存在我们的脑海中。回首过去,如果那段时间很丰富多彩的话,我们就觉得时间变长了,生活慢下来了,同时人们必须不断地去要求自己做到上面这些。随着时间的消逝,人们得到的是“活过”的感觉,特别是“长久地活过”的感觉。但是,我们也不能太早下定论,因为即使是那些很积极向上的人,有时候也不可避免地需要去适应日复一日的单调,比如完成了20个国家的旅行,或者将创新的经营理念付诸实践。这些经历恰好说明,我们经历过的很多事情,实际上渐渐地不再具有期待性,我们对这些事情也不再好奇。我们的很多个“第一次”确实是充满了情感上的意义的,尤其是我们年轻时候的“第一次”,在脑海中都留下了特别的记忆。
另外,我们还要思考这些经历的价值在哪里。数十年的工作经历才可以让人成为专家,这就是很宝贵的经历了。如果一个人生活中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换工作之类的,那这些专业领域的知识就可能不再是必需的了。所以,我们对寿命长短的主观感受也许更多地和人生经历的变化有关,人们可以把后天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应用到不同的地方,而不仅仅是自己熟悉的领域。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强调了人类心理健康的两个主要方面:工作能力和爱的能力。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变化”这个问题就很棘手了。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从一段密切而漫长的关系中获得的深厚情感,在日积月累的生活经历和与这些生活经历有关的对寿命长度的主观感受这两个方面,这份感情有可能是占优势的。比如说,我们不断地在定义自己的择偶标准,但其实很快,这个择偶标准就又变了。正如情圣唐璜一样,他对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件事就束手无策。
每个人现在都不妨好好反思一下我们日常都做了什么,到底是什么妨碍了我们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换句话说,只有我们真正知道如何利用生命,生命的长度才是有意义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如果你的生活充实多彩,你就能长寿。
身心问题的一个新疗法是这样说的:自我意识,也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感知,是建立在对身体状况的持续感知基础上的,这种感知与大脑中岛皮层内的神经活动相联系。本我和时间都是在无聊中凸显出来的,它们是越来越快的日常生活产物,又在日复一日的忙忙碌碌中消失。通过集中注意力或者控制情绪,我们可以降低这种感知到的生活节奏,从而为自己和其他人赢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