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杨绛先生《我们仨》的时候,深深的被杨绛先生身上那种朴实、内敛所吸引。
杨绛先生出生于1911年,那是一个战火四起的年代。后来跟随爱人钱钟书先生留学英国。我记得在《我们仨》这本书中,杨绛先生有记录这一段时光,那是他跟钱钟书先生相依为命的日子。
牛津大学高昂的学费,房租费和伙食费,他们的日子一度过得捉襟见肘。尽管生活十分艰辛,为了多看一些经典的书籍,他们依然每两个星期前往一次离牛津大学较远的市图书馆借书。他们在英国出入最多的就是图书馆,租房子也租离学校和图书馆较近的房子。
牛津大学毕业后,他们又前往法国巴黎求学,他们为了节省时间多学习,多看书,基本不参加宴会活动,也不跟法国房东共同饮食,毕竟一顿法式午餐下来就要耗费2个小时的时间。
文革时期遭受打击,晚年先后丧女丧夫,一生坎坷,但是从未放弃热爱的翻译和写作事业。一生翻译诸多世界名著,更是出版多部优秀作品。
杨绛先生的才气、学识是我最敬佩的。有人说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我想杨绛先生就应该是那样的一个人。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杨绛先生在亲人去后,写下这样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