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我身边出现了想“逃年”的人们,大家嚷着没年味,过年越来越没意思。我能确定的是,年味一直都在,是你的打开方式不对而已。那正确的过年打开方式是什么呢,容我们把过年谈论一番。
每个人都需要仪式,我们成长过程需要仪式,我们变老的过程也需要仪式,我们对人生经历的回忆节点上同样需要仪式。而过年,就是陪着你身边最重要的那些人一起经历一个仪式。
我们对生活要有合理的安排,这个时代需要我们花大把时间去工作,或为各种琐事忙碌,或为理想去学习进步,去追逐。而我们不能一直都不停下来,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容易推着人一直盯着目标去追求,而忘了自己为什么要去追求,忘了自己的精神寄托在哪里。过年就是最好的停下来的“仪式”,过年的时候我们应该“停下来”,想想我们为什么去追求,想想我们的精神寄托在哪里,想想我们到底爱着什么;想想我们该从生活中带着情感地体会些什么,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活着。
接下来我们要聊一聊,过年这个仪式上出现了哪些问题,导致我们没能过好年。
1)过年突如其来,自己没有很快适应过年,过年的时候被惯性牵着鼻子走,少了对每一个细节的认真体会。有一部电影《about time》告诉我一件事,如果你有穿越时间的能力,你可以保证自己的一生都会过得充实、快乐,只要你每一天都过两次就行了。我们人生的很多时间感觉不快乐是因为我们每天都是第一次过,第一次过的时候,我们会因为慌张来不及适应,会忽略很多美好的细节;当我们第二次过同一天的时候,因为我们已经经历过一次,我们不会慌慌张张,我们会认真起来去留意第一次没有留意的那一点点的美好。但是,如果你已经理解这一个人生窍门之后,你就不再需要真正的每天穿越时间去过第二次,因为你在第一次就会学着沉下心来,认真地去体会你生活中的那些点滴的美好,并立即沉浸其中去享受它。我们平日就容易在生活中慌慌张张,忽略掉一个个美好的细节,到过年时,我们更是措手不及,忽略掉带着满满温馨的一个个美好细节。
2)现在的年轻人太多元化,有太多种完全平行的内心世界,内在需求截然不同,但是我们还想以前的人一样,用同样的套路去过年,这样是没办法满足年轻人的多样性需求的,于是我们很大一部分人不能从过年中找到满足感,换句话说,大部分人“用户体验”不佳,且我们没有意识去提升“用户体验”。
如果你是一个摇滚青年或朋克青年,那么你过年的时候应该约上你的伙伴们,开着车、放着最燥的音乐,在除夕的晚上跑在自己家乡那条你忘不了每一个细节的街道上,伴着喧嚣的鞭炮、烟花带来的噪音疯狂地叫喊着,发泄着这一年挤压的情绪,心里告诉自己,这就是你的过年仪式。如果你是一个文艺青年,那么就在除夕夜抱着民谣吉他,请求家人们把手里的事情放下10分钟,来接收你送给家人的新年礼物,然后,请你忘掉其他一切,忘我地弹起表达这一年心声的民谣,唱着你曾在过去的一年最为之动容的那一句句歌词,让家人来听听你在一年结束时想说出来的心声,心里告诉自己,这就是你的过年仪式。如果你是个佛系青年,就在过年的时候看看大家的变化,听听大家这一年的乐事或苦事,自己用心去体会着那“一花一世界”,感觉把这一年所有人的喜怒哀乐都感受了一次,心里告诉自己,这就是你的过年仪式。又或者像我一样,在新年打开电脑,总结一年,回味着这一年有哪些苦、哪些甜,有哪些得到,有哪些失去。把这一切用图和文字记录下来,心里告诉自己,这就是我的过年仪式。(这种世界观,价值观的多元化衍生,正是从80后一代开始。抱着一种开放体贴的态度,我将所有38岁以下的朋友,都称为“青年”。)
3)人就是这样,不懂得珍惜一直拥有的珍贵的东西。试想一下,当你一个人在外忙碌工作到除夕,看到其他人回家过年,你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公司,是否会有悲伤逆流成河的感觉。当你回家过年,而家人不在身边,你看着朋友们都是一家人完完整整吃团年饭,你是否会有悲伤逆流成河的感觉呢。试想一下你碰到这些场景时,是否就明白了“过年”多珍贵,能跟家人一起过年多珍贵。
关于过年,还有一个重要的事:除了遵从自己内心的舒适,请始终记得你身边最亲近的人。
明白你自己在这个社会中有多少种身份,明白每种身份对应着什么责任。正视自己的每一个角色,做好每一个角色,你是父母的孩子,你是老婆的丈夫,你是孩子的父亲,你是朋友的老铁。过年要跟你身边每一个重要的人一起完成仪式,陪着父母吃团年饭,陪着老婆看烟花,给孩子派红包,给亲戚朋友拜个年。学会过年,就说明你真的成熟了。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请珍惜你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