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大语言模型能力报告【AI+快速扫盲版】之大模型能力排行

2025年,大语言模型(LLMs)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驱动力,深刻影响着全球科技发展。结合《20250731-平安证券-计算机行业AI动态跟踪系列(七):国产大模型竞争力持续提升,坚定看好我国AI产业发展.pdf》、产品经理体系《AI研创社内刊-7月》及以及互联网上的最新信息,本报告对全球和国内领先的大语言模型进行全面分析,涵盖技术架构、性能优势、局限性以及创业团队的可访问性。同时,为初学者提供技术扫盲和实用工具介绍,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

一、国际大语言模型能力排行


来自产品经理体系-AI研创社



以上是2025年全球和国内领先的大语言模型排行,基于综合性能、技术架构、优势、局限性以及可访问性进行评估。

二、 国内模型详细分析

国内大模型在2025年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尤其在开源生态和成本效益方面。以下是重点模型的详细分析:

## DeepSeek-R1

- 技术架构:混合专家模型(MoE),6710亿参数,每次激活370亿参数,通过强化学习训练。

- 优势:

- 在Chatbot Arena排行榜上位列第四(2025年1月),开源模型中排名第一。

- DeepSeek-V3版本在开源排行榜上以Elo分数1382领先。

- 擅长推理、数学和代码生成,成本效益高(比OpenAI-o1便宜30倍,快5倍)。

- 局限性:尽管高效,仍需较高计算资源支持。

- 可访问性:开源,创业团队可直接下载、微调或部署。

- 来源:[Shakudo](https://www.shakudo.io/blog/top-9-large-language-models), [TuringPost](https://www.turingpost.co/p/china-opens-up-ai-top-5-large-language)

## Qwen2.5-Max

- 技术架构:基于Transformer的MoE架构,预训练数据量是前代的两倍,支持32K token上下文窗口。

- 优势:

- 在多项基准测试中媲美或超越GPT-4o和DeepSeek-V3,计算需求较低。

- 被90,000+企业采用,适用于代码生成、结构化数据处理和数学任务。

- 局限性:早期版本可能为专有模型,需确认具体版本的开源状态。

- 可访问性:近期版本开源,创业团队可直接使用或微调。

## Ernie 4.5

- 技术架构:混合专家模型(MoE),参数规模庞大(传闻达10万亿,实际可能为数十亿)。

- 优势:

- 驱动百度Ernie聊天机器人,截至2023年8月拥有4500万+用户。

- 2025年开源Ernie 4.5系列,增强了通用和专业任务能力。

- 局限性:早期版本可能为专有模型,高计算需求。

- 可访问性:近期版本开源,创业团队可直接使用或微调。

## Hunyuan-Large

- 技术架构:基于Transformer,优化了token利用效率。

- 优势:通用任务表现优异,得到腾讯的强大资源支持。

- 局限性:可能为专有模型,公开信息有限。

- 可访问性:可能需通过付费API访问。

- 来源:[OfficeChai](https://officechai.com/stories/top-10-chinese-ai-language-models-in-2025/)

## Zhipu AI’s GLM-4

- 技术架构:具体架构未详述,可能是Transformer或MoE。

- 优势:在国内生成式AI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与Ernie Bot 4.0并列。

- 局限性:整体性能落后于OpenAI的GPT-4和Anthropic的Claude-3。

- 可访问性:可能需通过付费API访问。

# 技术架构分析

- Transformer架构:大多数模型(如GPT-4o、Gemini 2.5、Llama 4)基于Transformer架构,擅长处理长序列数据和多模态任务。

- 混合专家模型(MoE):DeepSeek-R1、Qwen、Ernie和Mistral采用MoE架构,通过动态选择专家模型降低计算成本,同时保持高性能。

- 多模态能力:GPT-4o、Gemini 2.5、Llama 4等支持文本、图像、音频甚至视频处理,扩展了应用场景。

- 推理模型:OpenAI的o1/o3和DeepSeek-R1等模型专注于复杂推理任务,通过逐步推理提升数学和科学任务的准确性。

# 优势与局限性

- 优势:

- 推理能力:DeepSeek-R1、OpenAI o1/o3在数学、科学和编码任务中表现出色。

- 多语言支持:Llama 4、Command R+支持20+种语言,适合全球化应用。

- 成本效益:DeepSeek-R1、Qwen和Mistral Small 3在性能与成本之间取得平衡。

- 开源生态:DeepSeek-R1、Llama 4、Qwen等开源模型为创业团队提供了低成本进入市场的机会。

- 局限性:

- 专有模型限制:GPT-4o、Gemini 2.5、Claude等需通过API访问,成本高且无法定制。

- 计算需求:即使是高效的MoE模型如DeepSeek-R1,仍需强大硬件支持。

- 数据隐私:国内模型如DeepSeek可能涉及数据隐私问题,需谨慎处理敏感数据。

# 可访问性与创业团队建议

- 开源模型:

- 适用团队:资源有限的创业团队可选择DeepSeek-R1、Qwen(近期版本)、Llama 4、Mistral Small 3、Command R+和Ernie(近期版本)进行微调或直接使用。

- 优势:无需持续API费用,可通过私有数据微调打造行业专属模型。

- 挑战:需要投资于计算资源(如GPU集群)以支持模型训练和部署。

- 专有模型:

- 适用团队:资源充足的企业或需快速部署的团队可选择GPT-4o、Gemini 2.5、Claude 4 Sonnet。

- 优势:开箱即用,性能强大,易于集成。

- 挑战:高API费用,长期成本可能不可持续。

- 国内生态支持:

- 报告提到,国内AI生态受益于政策支持(如上海的“算力券”),创业团队可利用本地算力资源降低成本。

- 国内开源模型(如DeepSeek-R1、Qwen)在性能和可访问性上具有优势,适合本地化应用开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