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简单的说一下学长的高中故事,高中被提前录取(省级重点高中实验班),高一是播音主持特长生,高二是体育特长生,高三参加自主招生,准备当年的普通高考,高中就是不靠谱三部曲。
“艺术之路”——台球场上的新生,和所以最开始接触台球的业余爱好者一样,一点点摸索这个新场地的不同,这就奠定了一个发展的基础,比如对球台、球、球杆最基本的感觉和认识,对规则的最初认知。
前两年是学习最轻松的两年,艺术生可以自由出入校门,可以东奔西跑,可以天南海北。吃遍了所以想吃的,玩遍了最想去的地方,世界观建立在自己对这是世界的所见所闻,与同龄人相比做事更加沉稳果断。在同龄人还在教室每天努力的时候,奔跑在阳光下的操场,投着我的三分球,吃着我的冰激凌,自嘲道“行千里路”。(或许读到这里你会问这与竞赛有什么关系,下面你会明白)
开始所谓的“读万卷书”,刚开始我很迷茫,感觉自己要崩盘。天下不可能有随随便便的成功,铺天盖地的卷子,一张张成绩单,本来想安心的去参加体育特长生招生,按照当年的成绩可以走一个不错的体育高校,少了这一杆球,又收获一网球,想的也很简单,走体育特招,要不就马上走播音主持,纠结中……后来,纠结中决定放弃优势艺术生.体育特长生,因为不想让自己现在决定今后几年的生活状态,然后为了多一些选择的权利。后来,投入到看似疲惫的高三生活,开始慢慢步入竞赛的道路。(竞赛路前的转折点)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艺术生,体育生,很像浪天游子,武侠里的梦,在现代走了一次不违背常理的“仗剑走天涯”。
“竞赛之路”——台球场上的老手,规则是最重要的一块,斯诺克规则是比较通俗的打发,21只目标球,其中15只红球各一分;黄色球2分;绿色球3分;棕色球4分;蓝色球5分;粉色球6分;黑色球7分。得分的方法很多,目的只有一个得分。对台球更关注分数。
成绩单一次次的刷新,从全校的几百名,跻身到全市的几百名。参加数学竞赛,从校赛第一起步,同年参加市赛一等奖,参加省赛一等奖,成了校数学调研组组长的得意门生。有时候,真的站在风口上,谁也能起飞。参加省赛前的一夜,正赶上联盟周年,就逃了队伍单独出去。订好酒店的带队老师,在省城报警了,连夜势必要“抓到”这个临阵脱逃的大将,后来被安排到一间单独房间,同另外一个带队老师一起出门吃饭住宿,我们聊了后半夜的球赛。后来参加又得了全国数学联赛三等奖,数学路上就走了怎么远。
在努力补课(与同龄人相比少在教室太长时间)的同时,又顺手多自己啃起来竞赛,也被叫停过,最后班主任的约谈,如果再这样随意的面对高考,就叫停实验班的听课资格。最后,夜里偷偷摸摸的,出于对竞赛的热爱(喜欢那种难题想一夜豁然开朗的一刻),那一刻太奢侈,对于一个面对高考的孩子。
周末,最放松的时候,就是什么都不想,去打打台球,看起来一点也不像一个高三的学生。一次次的获奖,在这条道路上前进的更快更有力。竞赛场上就像台球厅,用着规则去约束着球和人。其实,每一个题就像一个球,分数不同,难度不同,只要你得到自己想要的球,就已经赢了。不用太难为球,有的不是限定时间一杆能进的。
写作?不是一夜既可速成,谈吐之间可以看出肚子里的东西,但不能检验能否限时快速的吐出来。获得语文报杯贰等奖,学做认知,在早年就已经经历过,是比同龄人更加深刻了一点主题,华丽的词语抵挡不过深刻的认知。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可以如此的老成,但可以每次都有自己的创意,这是写作得分的要点。
其实数学竞赛的机制就像打台球的规则,有很多小伙伴问我,数学竞赛那么难,我一个也不会。
已习惯回复,不是它难,是你不会打台球。
台球,如果不苦心钻研是很难达到很高的境界的。台球最难读懂的是规则,用规则的技巧去得分,读懂规则,活在规则,应对自如对你所爱的事。
近七个月时间竞赛从零开始,获国叁,省壹。
欢迎大家踊跃留言!
交流你对竞赛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