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很早就注册了简书用户,第一篇简文《母亲的灯亮起来(散文)》发表于2016年10月14日,可资为证。
这是前年的事。瞧瞧,都快两年了。
其后,到2017年2月,发完作品《逃离一座城市(中篇小说连载2)》后,便很长时间没有光临简书。而简书这期间发生了很多大事,涌现了很多大神级的人物,我也不得而知。虽然电脑上和手机上,都下载了简书APP,但一直没有打开。
之所以停更,原因其实很简单,简友们对我的关注不够,我于是感到了寂寞。
但现在想来,这里面很多原因其实是我们这些传统型的作家,并没有做好应对网络写作的准备,也没有做好网络生存的准备。
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2017年10月08日,以《重回简书》简单地作了一个标记,表明了重回简书写作的决心,但是,一来忙于工作,二来并未体会到网络写作的意义与价值,这一下,又是半年过去,直到今年4月,才终于在简书开始写作口头作文表达方面的文章。发表这样的文章,是缘于我们工作的需要,准备将一系列这样的教学类文章寻找到一个平台呈现出来,并推送到家长与学生那里。
而且,当时,脚踏两只船,在微信公众号上,我也在推送着。非常不好意思的是,我的微信公众号早就取得了原创标签的资格了,然而,同样我懒得打理微信公众号。
这期间,我的百家号、网易号,也都停止更新了。
然而,事情不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先是我关注到齐帆齐成了大神级人物,再接着我发现了我们苏州的作家蒋坤元在简书上风生水起。再接着,我发现我的兄长Mr_稻香老农(非常不好意思,我现在必须告诉大家了,Mr_稻香老农是我的三哥)这个由我带进简书的作者,竟然是在自己的手机上写作,用手指捣出了一百多万字的成绩。
我是多么地惶愧啊!论写作条件,比起我的三哥来,我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我的书房里,支着一台电脑,我的两个办公室,都各支着一台电脑,手提电脑则是若干,手中还有一个苹果iPad pro+Apple pencil神器。我其实一直让自己保持着工作与写作的状态。事实上,我也一直可以随时进入写作与工作状态。这是这么多年来培养起来的习惯。可是,看看我在简书上的成果,简直要钻进地球的缝隙里了。
我惭愧啊!
三哥在遥远的云南,我知道他的业余时间并没有多少,但没想到他竟能如此勤奋写作。祝福三哥!相信,他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简书大神级人物!
而我,必须行动起来了。
我的简书ID是“姜广平六度空间”,当初,这样命名自己的空间,是出于自己对教育、教学、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等六种文体的写作的明示或暗示。
重返简书后,我写下了第一篇文章:《口头作文也必须打草稿——如何进行口头作文训练之一》https://www.jianshu.com/p/5192638b21e4。
这是为我们的学生写的,旨在告诉孩子们和我们的老师、家长们,口头作文需要有一个拟草稿的过程。也算是别出心裁了。
这个系列,我将一下写下去。将来,弄出个连载或书出来。名字也想好了:《姜广平老师作文课》。
三哥这时候开始指导我了,他希望我用自己的文学评论,来评点简书各路诸侯与英雄。我一开始表示担心,因为,以我最初对网络写手的判断,我总认为网络层面的写作,并没有多少可以称道的。而真正的写作者,在网络上,将会非常寂寞。
但是,我错了。
当一个人走出自我,纵览简书时,你便会发现了众多的写作英雄。
这是我这些天来反复思考得出的结论。
也是在这时候,Mr_稻香老农让我试水开始从他写起,保证会得到众多简友的呼应与支持。
我于是便写出了第一篇评论简书作者作品的评论文章:
《令人心醉的意象组合使人击节的唐宋流韵——Mr_稻香老农<哦,我的故乡>摭论》
https://www.jianshu.com/p/e51c7e641f81
果真,文章甫一发表,跟帖、评论者甚众。我发现了,网络有力量的。这就是网络的迷人之处。
这里有个小插曲呵,当时,我们兄弟还没有正式在网际披露我们亲兄弟的关系,所以,在相互跟帖、评论时,便装得像熟络的朋友一样,而没有表露出特别的亲密关系。
发表出来后,我在评论里说了一句:匆忙写就,作家见谅!
这个作家就是指Mr_稻香老农了。
Mr_稻香老农则这样回复我:@姜广平六度空间 写得棒
我连忙回道:@Mr_稻香老农 你是一个颇见功力的散文作家。致敬,兄台!
这样的回复,你一定无法断定我们是亲兄弟吧?就是后来,也就是青年节这天晚上,小墉正还不太相信我们是真正的亲兄弟,一个劲儿的在问,是真的吗?是真的吗?
接着,我写下了第二篇评论简书作者的评论文章。这一篇是评论简书网上的当红作家蒋坤元的。
《陈年江南的感伤与怀旧——蒋坤元<江南水乡的某些记忆>札记》
https://www.jianshu.com/p/3566cf4d4e6e
同样,文章发表后引来大批网友围观、评点。这是让人非常兴奋的。关于这篇评论文章,还引来了一个重量级人物,这就是我的大学校友、著名散文诗人王慧骐。原来,学兄与作家蒋坤元也有十多年的交往。其实,简书上如果有一些有一定年纪的文友,一定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散文诗人王慧骐是如何地风靡大江南北的。而慧骐学长的围观,又使我想起几年前我在南京生活与工作的那段时光。那时候,我在一次作家研讨会上与王慧骐学长相遇,并从那时候开始了交往。过去,我只是与学长有着神交,读过学长很多散文诗作。而现在,终于有幸与学长相识、相交。这以后,学长经常来看我。学长知道我只身一人在南京生活与工作,便常常给我捎来一些吃的、用的,让我非常感激。记得有一次我在凤凰大厦办公,学长竟然坐公交找到我的办公室,特地给我送来两瓶五粮液。说是有朋友刚刚送他的,他舍不得喝,一定要送给我。至今只要一想起来,便非常感动。
难得的是这篇《陈年江南的感伤与怀旧——蒋坤元<江南水乡的某些记忆>札记》也得到了作家蒋坤元本人的高度认同。我们颇有一种相见恨晚、一见如故的感觉。有一天,我们甚至在简书上长聊到深夜。关于这次长聊,我将另有一篇文章不日奉献给广大读者。
是写蒋坤元先生的这篇评论,真正使我融入到了简书作者群里。就在这些日子里,加我的朋友多了,我关注的朋友也多了。我的三哥告诉我,来围观的大多是蒋老师的铁粉。于是,我的三哥仍像若干年前对我耳提面命似的,你别以为你是了不起的评论家和作家呵,你现在在简书,还是籍籍无名之辈。我连忙说,那是那是。
我又能怎么说呢?人家Mr_稻香老农虽然是我拉到简书上的,但人家现在混得是光风霁月,粉丝如云。我还能说什么呢?羡慕嫉妒恨吧!
接下来,我一口气写了逐梦水乡与小墉正的两篇评论。逐梦水乡是简书上一名很有水准的散文作者,而小墉正——我现在一般叫她为皇上——则是一名非常不错的诗人。
我得坦率说,在写作《捕获平凡生活中诗性的温暖与阳光——小墉正诗歌综论之一》时,我让诗人自己先推荐几首诗给我,然后,我再加以遴选。我后来遴选的是《化缘在路上》和《如此甚好》。既然写出了“之一”,那是表明了我对她承诺了将会写下“之二”“之三”……
而我将要写下“之二”“之三”的,当然还有蒋坤元先生和Mr_稻香老农……
只不过,工作还是忙了点,写作的时间显得相对少了一点。
我记得是在写出了小墉正的诗论之后,蒋坤元先生和一众他的铁粉,与我有了更密切的交流。逐梦水乡与小墉正也向我推荐了其他简书作者。
蒋坤元先生向我推荐了简书名人齐帆齐女士。
热心的Mr_稻香老农又向我推荐了一些其他简书优秀作者。
我的系列文章发出后,简书官方也对我关注了,几位简书高层甚至给了发来了糖果,有的则给我打赏了。
而我开通简书会员后,我的《423故事节丨打荡》也赢得了很多网友的围观与打赏。
https://www.jianshu.com/p/3b3a3415d354
而过去一向自视甚高的我,这时候才发现,应该看向外面的世界,应该多多学习简友们的写作技术。
我得承认,是重回简书后的这些“简历”,温暖着我,也在改变着我。
我还得告诉各位简友,我现在似乎正在发生着什么,发生着什么呢?我细细地思考后发现,那就是,我沉浸在简书上的时间,比过去多了,而简书回报我的,除了是众多简友的无私与友爱,还有,我的写作的革命性变化,正在悄然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