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报了一个线上父母课程的学习班,学习非暴力沟通和正面管教。
开课前,老师让大家列一个现状清单,写上对当前对亲子关系中不满意的地方,再列一个愿望清单,写上通过学习希望实现的愿景。
群里80%的父母现状清单里都有:孩子做事拖拉磨蹭,专注力不够。
愿望清单里都有:希望孩子改掉拖拉磨蹭的坏习惯,做事情能集中注意力。
孩子起床磨蹭,刷牙洗脸磨蹭,写作业磨蹭,不到最后一分钟事情总是做不完,这不只是我们这个学习班的父母遇到的问题,也是很多父母普遍面临的难题。
我想说的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看到孩子的这些问题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做得怎么样呢。
你是不是首先是一个拖延症患者?
2
我们先看看,什么是拖延症。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我们的古人是多么睿智,早就用一首《明日歌》来为古往今来的拖延症患者敲响了警钟。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说得多么深入浅出,发人深省。
你是不是想到了那本看了三个月还没看完的书。
那张办了半年了还没有去过一次的健身卡。
那趟想了又想,计划了又计划就是没有成行的旅行。
那换季了早就该倒腾收拾的衣柜。
那份明天就需要交给上司现在还没做完的计划书。
如果你不幸真的有,那恭喜你,你患上现在的流行病,拖延症了。
3
要做的事情总是给自己一个最后时限,不到时限最后的一刻不能完成,更有甚者,不到最后都不能动手做。
这样的拖延症影响工作效率,影响生活品质,还会让人一直处于事情没完成的焦虑中。
我曾兼职我们单位的办公室工作。
有一年报送省新闻奖,从拿到记协的文件到报送截止时间中间有二十多天,很充裕了。
结果我们团队那段时间状态不好,每个环节都拖延,一个环节拖延一两天,一个人拖延一两天。
我各种催催催,就是完不成。
到了最后一天,别人的报送材料都交过来了,还有一个自己笑称“拖延症晚期”兼“懒癌晚期”的同事还是没准备好。
他本来打算用最后一天的时间来把最后那点事情做完,结果当天设备出现了突发故障,他一整天忙得团团转,午饭都没顾上吃,到下午四点半才备好了所有的申报材料。
记协五点下班,我先给记协的老师打了电话,那位同事开着他的车送我,才赶上五点前把报送材料交上去。
满头大汗地从省记协的办公室出来后,我还心有余悸。
认识一个姑娘,衣服十天里有八天是胡乱搭配。
长裙配着运动鞋,单鞋里面穿着白袜子,黑外套黑打底黑围巾……不堪直视。
每次善意提醒她这么穿不合适,她都是说:“我知道的,可是我早上出门时要找那双裸色高跟鞋,那条水红色丝巾时,怎么也找不见,马上要迟到了,只能胡乱穿一件就出来了。”
问她为什么不晚上把第二天的衣服鞋子搭配好放到那,为什么不早上早点起,她每次都“嘿嘿”就是做不到。
如果因为拖延,我们没有按时报送新闻奖材料,会给记协的老师们留下多不好的印象。
那个拖延成性永远胡乱穿搭的姑娘,保不准哪天相亲时面试时也会穿着长裙运动鞋,错失一次工作机会,一场可能的爱情。
4
拖延症是病,是病就得治。
想让孩子改掉拖拉磨蹭的坏习惯,作为爸爸妈妈的你得先治好自己的拖延症。
我总结了几点克服拖延症的方法。
做好时间管理。
随身携带一个记事本,把当天要做的事情全部写下来。
有些事情能凭经验预计出完成需要的时间,有些事情无法预计,留出一定的机动时间来。
每做完一项就在后面做上完成的标志。
一天结束的时候,看看哪些完成了,哪些没完成,想想为什么没完成。把没完成的写到第二天的计划里,但第二天本来要做的事情不要因此减少。
做事情时培养专注力。
很多人习惯边做事情边刷手机,三心二意。手机一响就迫不及待地拿起来看看,打断原来的思路。
做事情时最好将手机静音,或者放得远一点,一件事情做完后留出几分钟专门看手机上的未读信息。
相信我,真有急事找你的人会打电话的,那些社交聊天工具里发来的消息没有十万火急的。
建立奖惩机制。
一天顺利地把计划中的事情完成了,可以小小奖励自己一下。去甜品店吃个冰激凌,或者买一把小巧精致的梳子。
相反,没有按计划完成的话,可以给自己一点惩罚。今晚不能追剧,或者暂时放弃一顿计划中的麻辣火锅。
希望大家都不要当拖延症患者了。
你的拖延症治好了,每天守时自律,工作生活安排地井井有条,久而久之,孩子受你潜移默化的影响,拖拉磨蹭的坏毛病也会不治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