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在农村,活动范围极小,只能看见四角的天空,出门最远的地方就是去我姥姥家了。那时都是步行,感觉那段路程好远,有多远?对于没有里程概念的我,就只能说“可远了”。远也得去,因为那里有慈祥的姥姥,和蔼可亲的舅舅,友好的表姐妹。
后来在我十几岁的时候姥姥去世了,令我魂牵梦绕的最亲近的人不在了,姥姥家便成了舅舅家,去的次数自然就少了。后来外出求学,工作忙碌,结婚生子,自己的小日子过起来,总觉得舅舅家好远,似乎远在天涯,就只有出现在和母亲的交谈中了。
去年春节,母亲说该去看看大舅了,都八十岁的人了,我们便驱车前往。小时候被我们踏过的小路早已不见了踪影,原来在我们必经之路边上的破败的茅草屋也早已没有了,那里边可是有我许多的幻想,每次的好奇心都被恐惧赶走,从来没有进去过。但每次看到茅草屋,我就知道,姥姥家不远了,拐过弯儿就看到姥姥佝偻的身影了,她正在门口张望呢。
说话间,在母亲的指引下,就到舅舅家门口了,大红的油漆大门,高高的台阶,门旁的光滑的石凳泛着光。“这么快就到了?我记得姥姥家可远了呀?”现在开车七八分钟,那时我们步行也就十几分钟吧?
小时候到了上学年龄,八岁大人都觉得太小,并且说“巴巴结结”,不好,直到九岁才背着书包去学校,一块钱的报名费,觉得真多。一读书,大人便有了新的话题。爷爷常常不厌其烦的一遍遍问我:“以后到哪里上大学呀?”我便大声说:“北京、上海、哈尔滨、烟台。”这是挂在大人小孩嘴边的四个地方,不知道为什么,大概在封闭的农村,在乡下人眼里,这代表了中国最远的几个地方了吧?远在天边,一定是的!
如今,交通方便了,从枣庄坐高铁到北京、上海两个多小时,到哈尔滨飞机两个多小时,烟台也就四五个小时,距离已经不是问题了。
儿子考上大学,要去广州,1500多公里,在地图的紧南边,用尺子标,一尺子都不够。为此,我日担夜忧,这么远,见一面多难呀。入学之后,远离了我们的儿子,反而亲切起来,每天一个电话,或是语音,或是视频。在儿子的语言描述中,我想象着他的生活情景。上午教室里学习,下午实验室做实验,晚上图书馆看书,回来操场跑跑步。就这样,似乎儿子的生活就在我眼前,也不觉得那么遥远了。天涯咫尺呀!
儿子不在家时,我们“老两口”就在家里无所事事,有时候电视里人物在自说自话,而我俩一人一个手机,在自己的世界里,真应了现在的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却都在低头玩手机。”咫尺天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