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一直入选教材的是苏洵的《六国论》,试题中常出现苏辙和李桢的,其实“三苏”每人都写了一篇《六国论》。今天来一起看看这四篇《六国论》是如何论六国灭亡的原因。
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关键在于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秦,以致使秦各个击破,相继灭亡。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他在文首开门见山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赂秦。当然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元代李桢的《六国论》认为二苏之说都是厚六国而薄秦的偏颇之论。他认为六国和秦一样,都是暴虐无异。六国之亡,就亡在他们力量弱小而又欲为秦所为。而要想免于灭亡,只有行仁义。
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储欣《唐未十大家全集录·东坡先生全集录》卷五:“老泉论六国之弊在赂秦,盖借以规宋也。故言激切而淋漓。颖滨论天下之势在韩魏,直设身处地为六国谋矣,故其言笃实而明著。两作未易议优劣也。”
这里老泉与颖滨显然是苏洵父子,关注了“颖滨”的由来:苏辙一生谨小慎微,游离于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虽也屡遭贬斥,但终能免祸。他不像哥哥那样光彩夺目,也比哥哥少了不少磨难。后苏辙定居颍川,隐逸田园,自号颍滨遗老。
六国灭亡论众说纷纭,但言为心声,文章是表达作者思想的重要载体。目的不同,观点也会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