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攸始避难,于道中弃己子,全弟子①。既过江,取一妾,甚宠爱。
历年后,讯其所由,妾具说是北人遭乱②;忆父母姓名,乃攸之甥也。
攸素有德业,言行无玷,闻之哀恨终身,遂不复畜妾③。
:注释
①邓攸:字伯道。弟弟早死,留下一个儿子由邓攸抚养。逃难路上,他挑着两个孩子,觉得势难两全,就舍弃了自己的儿子,保全了弟弟的儿子。
②历:经过。所由:根由,指身世。
③德业:德行和事业。玷(diàn):污点;过失。
译文:
当初邓攸躲避永嘉之乱,逃难江南,在半路上扔下了自己的儿子,保全了弟弟的儿子。过江以后,娶了一个妾,非常宠爱。一年以后,询问她的身世,她便详细诉说自己是北方人,遭逢战乱,逃难来的;回忆起父母的姓名,原来她竟是邓攸的外甥女。邓攸一向德行高洁,事业有成就,言谈举止都没有污点,听了这件事,伤心悔恨了一辈子,从此便不再娶妾。
因而到死也没能再生出儿子。时人都感叹道:“天道无知,竟然让邓伯道没有儿子。”
后人常用“伯道无儿”、“邓攸无子”、“邓家无子”、“伯道之忧”表示对他人无子的叹息。
邓攸
字伯道,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两晋时期官员,太子中庶子邓殷之孙。
邓攸早年被举为灼然,历任太子洗马、吏部郎、河东太守等职,曾先后进入吴王司马晏、东海王司马越、新蔡王司马腾幕府。西晋永嘉之乱时被石勒俘虏,授为参军。逃离后依附豪强李矩。
东晋建立后,邓攸渡江南下,历任太子中庶子、吴郡太守、侍中、吏部尚书、护军将军、会稽太守、太常、尚书左仆射等职。他为官清廉,在吴郡太守任上深受百姓爱戴。
咸和元年(326年),邓攸病逝,追赠金紫光禄大夫,并以少牢之礼进行祭祀。
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①。
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辄嗔②。长豫与丞相语,恒以慎密为端。
丞相还台,及行,未尝不送至车后③。恒与曹夫人并当箱箧④。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开⑤。
注释:
①王长豫:王悦,字长豫,是王导的长子,名望很高,能承欢膝下,得到王导的偏爱,官至中书侍郎。
色养:指侍养父母有喜悦的容色。
②敬豫:王恬,字敬豫,是王导的次子,放纵好武,不拘礼法,曾任魏郡太守。
③台:中央机关的官署,这里指尚书省。按当时王导录尚书事。
④曹夫人:王导的妻子,姓曹。
并当:也作屏当。
整理;收拾。
箧(qiè):小箱子。
⑤簏(lù):竹箱子。
译文:
王长豫为人谨慎和顺,侍奉父母神色愉悦,克尽孝道。丞相王导看见长豫就高兴,看见敬豫就生气。长豫和王导谈话,总是以谨慎细密为本。王导要去尚书省,临走,长豫总是送他上车。长豫常常替母亲曹夫人收拾箱笼衣物。长豫死后,王导到尚书省去,上车后,一路哭到官署门口;曹夫人收拾箱笼,一直把长豫收拾过的封好,不忍心再打开。
王悦(生卒年不详,推测生于永嘉之乱前,死于苏峻之乱后),字长豫,琅琊临沂(约今山东临沂)人。
东晋官员,名相王导世子,曾在明帝为太子时、王导担任太子太傅期间,任职东宫;后历康帝司马岳为吴王时的第二教育官吴王友,官终中书侍郎。其正史事迹多与六朝小说重合,并无更多详细线索,而其仕履实颇微妙。
╭(′•o•′)╭☞喜欢请关注林露如雨
`【无戒365天日更营写作训练第八十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