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聚“砂”成塔突击队深入阳春市,面向当地居民开展了一场线下调研活动,旨在深入了解本地人对阳春春砂仁的认知、需求及建议。此次调研共成功收集到170份有效问卷。
春砂仁,这一源自广东省阳春市的传统名产,历史悠久,声名远播,其记载可追溯至唐代典籍,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并曾作为贡品进献皇室。1985年,春砂仁在北京荣获优质药材称号;2016年,更是被列入岭南中药材立法保护名录。作为阳春市的瑰宝,春砂仁承载着当地人的独特情感和深厚记忆。
本次调研通过线下方式,直接面向当地居民,包括消费者、生产者及行业从业者,打破了传统问卷的局限性,使收集到的信息更加生动、真实。问卷内容涵盖了对春砂仁及其产品的了解程度、购买偏好、宣传推广方式的选择,以及产品改进建议等多个方面。
调研发现
1.供需矛盾突出:高质量春砂仁供不应求,而中低质量产品则面临销售困境。
2.产品偏好单一:消费者对春砂仁的衍生产品兴趣不高,更倾向于直接使用药材。
3.认知断层:部分本地年轻人对春砂仁缺乏了解,甚至不知其名。
4.科普不足:春砂仁的功效多通过亲友间口耳相传,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的科普教育。
5.价格混乱:市场上春砂仁价格标准不一,品质与价格不匹配。
6.宣传薄弱:尤其是针对年轻一代的宣传力度不足,导致他们对春砂仁知之甚少。
总结与展望
本次调研成果为春砂仁的推广与销售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针对上述问题,聚“砂”成塔突击队将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策略,加强春砂仁的品牌建设、产品创新和市场宣传,特别是要加大对年轻群体的科普和宣传力度,提升春砂仁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同时,推动建立统一的价格标准和品质管理体系,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春砂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文字:黄绮雯
图片:嘉翊彤 李佳怡 谢热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