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讲师训练营中级班【71期】5/21 阅读原创—《亲近儿童书》

71004 杨天丽

      今天读的是作者谈宫西达也的四本绘本的互动性-“绘本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这部分内容,这对我给孩子尤其是幼儿读绘本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松直居先生说过:绘本不是让孩子自己阅读的书,绘本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因为绘本阅读的最开始的形式都是“大人读给孩子听”。作者列举了宫西达也的《这是谁?》《猜猜我的哪里长?》《妈妈的奶》《这是我爸爸和我妈妈》这四本特别适合“大人读给孩子听”的绘本。

      首先,要明确绘本阅读的对象这四本绘本的读者是幼儿,读给幼儿听,我们的就应该用口语化的语言,因为口语相比书面语更容易理解的、更具有表现力。所以宫西达也先生在这几本书当中所使用的文字都是很口语化,采用了具有生动情景和互动功能的问话式的对话形式。

《这是谁》封面

      如《这是谁?》作者在第一页写的“哎,看见胡子啦。”“这是谁?”写的其实是读绘本的大人和孩子的观察、反应和疑问,他们就好像如置身于画面前一般营造出了非常生动的情境。

《猜猜我的哪里长?》封面

      其次,是互动性。作者在《猜猜我的哪里长?》中通过对绘本的叙述节奏和翻页效果进行设置悬疑来与读者进行互动。比如,大人读到“你知道我的什么地方长吗”这个地方时,我们要注意控制节奏,停顿一下再去翻页,也不能直接告诉孩子“我是长劲鹿”,可以说:“你看,很长吧。”要营造悬疑感给孩子留下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的互动可以极大的提升阅读的效果,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这是我爸爸妈妈》封面

      最后,作者谈到,在采用了反复的手法叙述时,我们可以设计出人意料的变化结局。在《这是我爸爸妈妈》中开始用反复手法介绍了蝴蝶、蝌蚪、鸡雏等动物的爸爸妈妈,说到孑孓((jiéjué)蚊子的幼虫)的爸爸妈妈时,图画上出现的却是人类的爸爸妈妈,由于前面的绘画造成的思维定势,这里就会有误会的效果出来,这种变化有了种出人意料的有趣效果。

      宫西达也的这四本绘本倘若不是由大人读给孩子听,想必互动性的阅读效果会大打折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