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记得第一次听到这部电影的名字,觉得美极了。直到又看到了海报上的原名“The mad world”方才佩服起中文的博大精深。
《一念无明》在2016年的多伦多电影节就有展示,但鲜少被人了解。上年的香港也有佳片,比如《树大招风》《幸运是我》还有之前的《踏雪寻梅》等,这些电影的出现让香港电影有了一种复苏的景象。
看《一念无明》是在几天前,寥寥无几的排片量,当天准时到达影院,发现硕大的影厅唯有我一人。其实内心很享受包场的感觉,无人打扰只属于我个人的一场电影对一位影迷来说简直是最大的恩惠,但开心的同时也为这部电影的无人问津感到惋惜。
四周灯光熄灭,两小时不到的电影中有几次屏息凝神,身处大陆去观看一部粤语电影,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感受。
电影的故事其实很简单:患有躁郁症的阿东从精神病院出院,和曾志伟所扮演的父亲在一间狭小的廉租房中相依为命。这个曾经前途无量的年轻人在几年前由于失手错杀年迈、重病在床而性格又偏执的母亲,一夜之间,自己进了精神病院,和未婚妻的婚约也不了了之。出院的阿东,才发现自己身处的香港早已变了样……整部电影都在围绕阿东和他的身边人展开,对人性以及社会的诟病提出了一系列的思考和反思。
电影的英文名是“A mad world” ,一个躁狂者的世界。一个普通人的世界已经不简单,一个特殊人群的世界更是深藏暗涌。
导致阿东走向躁狂症的因素有很多,年轻时父亲不负责的出走,母亲的百般刁难和时常失控的情绪,因为弟弟而缺失了父母的疼爱…… 阿东从小就生活在偏心和压力之下,长大之后想要开始新的生活,但家庭却一次又一次拖了他的后腿,他咬紧着牙关,因为至少还有未婚妻jenny能给他带来快乐和慰藉。但母亲的再一次爆发折断了阿东理智下的最后一道底线,水溢出浴室,溢出的更是母亲的鲜血。我想阿东一定是后悔的,但在积累了二十多年的埋怨和压力之下,可能对他而言,杀戮才是唯一的出口和解决的方法。
如果说阿东躁狂症的起因是源自于家庭,那阿东出院后的生活更让人感到压抑。
重归社会的阿东开始寻找工作,“香港那么大,总有我的容身之处”我相信这是阿东最初的想法,但当打完了一通又一通的电话后,阿东才发现一切都是无济于事,因为他是病人。
这部电影成功塑造了两种人的直接冲突,正常人和一个病人。阿东的形象和周围的人形成了对照,但看完电影你会发现,实际只有阿东担下了生而为人的所有责任,而那些所谓的正常人却把责任义务都潇洒的抛之脑后。早年离开的父亲,之后远赴美国从未想过回来的弟弟,和阿东比起来谁又能比谁高尚?作为未婚妻的jenny对阿东的过错表示宽恕,把精神寄托于神灵,一句“阿门”看似放下一切,但在上台大声控诉着阿东对她所做的一切,扭曲的面容,模糊的泪眼,看似原谅的态度却给他带来的是更多的伤害,让阿东再次陷入抑郁和困惑的“杀手”何时不曾少了她一个?阿东的邻居,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孩子,母亲把希冀和对现实的不满都一股脑抛给了自己了儿子。“你要向上流动啊,你要向上流动啊”头顶插针的儿子坐在天台边上的喃喃自语,拼命自我催眠却终究逃不了的悲剧。
印象中比较深刻的一个桥段是在阿东刚出院后去参加昔日好友的婚礼。领结端正,西装得体,一身正装的阿东坐在宾客席中静静看着台上那对新人的致辞。而身边人高谈阔论嬉笑怒骂没有人在乎台上的人说了什么,阿东上台看似让好友更加尴尬却一言道出了事实。“今天是你结婚吗?你在拍什么?你在笑什么?你们为什么都在议论房价,议论婚礼的排场?你们能不能好好听听新人的致辞……?”拿着话筒,面对台下面面相觑的陌生人,一口气说完这段话的阿东和在下面看他的我一样此时一定是舒了一口气,个人认为这是电影中余文乐最帅的一个瞬间。
这部电影个人觉得还欠缺的地方在于情绪过满。人物情感其实一直处于不高不低的尴尬状态,而不断躲在长镜头下的一次又一次哭泣,从头到尾毫无给人喘息的机会。情节大多又发生在一个只有几平米的小房间,满满当当的家具,空气中被阳光折射泛出光芒的尘埃,就是这么一个封闭的环境,都容不下一把锤子的突兀。坐在电影院里,多次的屏息,很长时间才能缓一下气,紧张,压抑,充斥了整个屏幕,让看的人也多少有些喘不过气来。
脱离电影再看现实,电影常常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其实说的一点都没错。这个社会对于病人本来就是缺乏宽容的。拄着拐杖走在盲道上的盲人遭到路人的指指点点,突发的头晕恶心都不足与外人道,旁人看你也不会在意,只会默默说你矫情,冷漠和肆无忌惮的评论病人这就是现实阿。
不知道有多少人实实在在的去过精神病院,前两年我在学校中有幸在其中度过了两个星期。精神病人给我的第一感受是孤独,他们的生活很单调。每天除了在一个几平米的活动室里走动,再也没有别的地方容得下他们。家人在哪里?很多病人其实已经在那儿待了几年,久的有长达十年,十年来很少会有家人来探望。而他们也基本无法再融入社会,曾经有被治愈的患者出院几个月后再次回到了医院,是他主动提出的请求,原因是,外面的世界他已经不知道怎么去过了。精神病患者就像在大海上漂泊的一叶孤舟,四周只有冰冷的海水,回头也没有岸……记得那时和一个状态不错的病人聊天,聊的内容到今天已经记不清多少了,唯独记得一句:“这里就是监狱,进来也是出不去了,我现在40岁,我一辈子就在这儿了”。
精神疾病,是一种旁人看不到的痛苦。这个群体像一群被社会抽离的个体,身处在对于他们来说意义不明的世界中,他们的眼神时常空洞,时常又带着警觉和怀疑,让人不禁担心他们下一秒会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余文乐饰演的阿东可贵的地方在于,对于社会上正常人的漠视和时常无声的伤害,他的隐忍和真实来的格外可贵。
「我没事了」
这是本部电影的最后一句话,邻居家的男孩成为阿东世界中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面对急着赶来的众人和父亲,他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我没事了。”当然不是真的没事,阿东还是那个被躁郁症时常侵扰的“病人”,他的身边还是充斥着各种怀疑,看戏的目光,他的父亲依旧读不懂他的内心,带着自己的包袱去读一本本冰冷的医学书和心理册子。但生而为人,阿东依旧坚强而恐惧,自我而彷徨,善良而懦弱……他是最大的矛盾体,但他也是活的最真实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