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产生的事事不如人的想法。自卑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自卑可以促进孩子进步,运用不当,可以致使孩子沉浸在自卑当中而无法自拨,产生自卑情绪甚至抑郁、走上犯罪道路。做为家长,要帮助孩子调整心理,找到令孩子沮丧的原因,并不断的给予孩子信心和勇气,帮助孩子走出自卑的沼泽地,塑造健全人格。
那么怎样识别孩子产生了自卑情绪呢?自卑情绪有哪些表现形式呢?一般来说,总是制造麻烦、对别人的态度很敏感,不擅长与人相处,不喜欢上学,以懒惰为借口等等 。所用方法要么低眉顺耳,要么怒目圆睁。如果第一种方法不奏效,马上换成第二种方式。有自卑情结的人总是想把自己限制在一个可以掌控的环境里,从而与现实环境保持 一个“安全距离”。有胆怯情结的人,不是通过努力来超越别人,而是通过一味的贬损他人来寻找自己的优越感。对于有种情结的人,切忌用羞耻的方式来试图改变,而是要维护孩子对生活的期许和信心。此外,孩子对自己的正确评估也很重要。不能低估或高估自己。
自卑情结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与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父母的性格如果是怯懦的,那么孩子有可能是怯懦的。因为孩子长期生活在父母营造的家庭环境中。所以,做为父母,要通过有效的方式帮助孩子远离自卑情结。首先父母要把握好严厉与温和的尺度,理解孩子、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 ,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太过严厉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失去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过于温和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得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因此父母要让孩子正确认识世界,让孩子改善可能的做好生活准备。其次父母要先修好自己,给孩子一个有效的榜样。要有越挫越勇的精神,不能因一时的失败而气馁,不能因孩子的冷漠就轻易放弃 ,更不能迷信智力源于遗传这样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