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吃货!从无数次的嚷嚷着要减肥,然后......只是下一餐,只是距离自己信誓旦旦几个小时而已。晚餐来了......而我毫无意识的照常吃。真的,从被饭香包围的那刻起,我的头脑中一丝减肥的想法都没有,心中一丝拒绝吃饭的反应都没有。那个时候,我意识到了——我这辈子完了!!简直没有比这更悲伤的事了。你们说,有没有!!
从记忆里,我可以翻出很多美好的美食留下的回忆。以至于我现在对那些食物都情有独钟,它们都成为了我最爱的美食。
食物的魅力是那么的大,让我们在回忆的长河里,就能只是因为一样食物,心里就柔软了起来。很多食物后面都有很多的故事:是爱的故事,那记忆会是很温暖的橙色。就算是悲伤的故事,因为食物的关系,你的记忆也不会晦涩残酷到见着如入冰窑,因为我相信食物天然的有治愈清悦的能力。
好的美食确可以净化或者说美化我们。我相信。
说说我记忆里的美食吧。
粽子:小的时候,妈妈会出去耕作,然后把我与弟弟关在家里。家里大,我们可以楼上楼下跑,但妈妈到点了还没回来家里煮饭的时候,对于小孩来说也是很闹心的。那天的下午,因为近端午了,二姑来我家送粽子。那时的乡里乡亲会在大部分节日里相互送亲友自家做的食品等。家里没大人,我们从铁门里接了进来,走到时候,二姑交代了好几声,吃可以,吃几个就好,剩下的等妈妈回来给她。我们当然开心的答应了。然后嘛......那个下午躲在二楼隔壁未装修的房间里,一个一个不可抑止的吃粽子的记忆,至今犹新。
二姑家的粽子个头不大,对7、8岁小孩来说个头都算还好。然后可能因为二姑家是卖干货海产的,加的都是好料。我记得那小小的粽子里包着香菇、花生、鱿鱼条、肉、好似还有虾米什么,料很足,与米饭配得刚刚好,米饭也是蒸的糯度粘度都刚好。一口饭里一口料,料香饭糯,热度适中,4、5口可吃完。那是个完美的粽子!!在我记忆中一直这样认为。以至于我后来在城市读书生活,总在每个有粽子的店铺里寻找着记忆中的这个粽子。但是......就算是现在厦门非常有名的1982粽子店铺里的粽子,都比不上那时的那个粽子。
粥:我记忆中有两道粥,现在那粥的记忆已经重合了,但是那粥的美好味道留在了 我的血液里。
一次是邻居建新居,我们家应该是有帮忙。那时帮忙午餐都是建房的家人准备的,我们孩子因为妈妈在那边,我们也跟过去,中午也在那吃。大家随地而坐,一人一大碗。连我都记得自己也是满满一碗。那是花生芋头肉粥。那个粥的米粒煮的那个绵稠、香滑、芋头那个酥香,花生那个脆软。我简直无法形容,至今仍只有一个评语:好吃!我记得我一个小孩吃了满满两大碗,直到撑不下。那只是一个农妇为了给自家辛苦帮忙的工人煮的一餐补充性的食物,很普通的,为何会如此的美味,让我铭记至今呢?我不知。也许是认真感谢的心意吧,我又猜想。
一次是我家建房,我妈妈与邻居婶婶等一起张罗工人的午餐,也是有粥。中午护送到宅基地,我一路站在我妈妈担的两大桶粥边,一步一走的跟随着,安安静静,像一个护卫。那天中午大太阳底下走了好久我都没闹,隔壁阿姨夸我乖得不得了。其实我现在真怀疑我那时的动机了,哈哈。记忆里好像做的是香菇芋头蛤蛎粥,我那天应该也是在那边跟着吃得嘴满肚胖的。反正到回家的时候都是欢欢喜喜,精力十足,一点没有在大中午大太阳底下晒后奄奄的样子。美食的力量就是这样的强大。
这两次的记忆让我后来对粥的钟爱简直到了每天的早晚都可以喝粥的程度,后来在外面吃不到好粥,我甚至自己买了本《煲粥1000样》回家自学自做。而朋友们都觉得我简直是老年人生活,只有老年人才会有早晚喝粥的想法。哈哈,我也很无奈,但我就是喜欢啊。我如此回复朋友们:粥对胃好又有营养,包容性非常的强,什么材料都可以放,粥有什么不好的?你们都不懂得欣赏!哼。(最后我傲娇了,哈)
食物是什么?中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饮食习惯、文化、传统?我大中国为什么被世界认为是个吃的国家?
我想,那只是因为在中国,食物不只是民生,不只是裹腹。三餐是生活,食物是生活,而美食——是爱。我们用三餐表示爱,用美食迎接家人、爱人、朋友表示爱。我们的生活中表达爱的方式就是做好吃的、有营养的美食给所爱的人。
我爱你——我给你美食/与你共享美食。就是这么简单而已!
投稿《美食和谈谈情说说爱专题联合征文》活动链接: